太原路
元太祖十一年(1216)改太原府置,属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管涔山、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改太原府置,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太宗以后属中书省。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宁武以北、阳高以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南及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以东地。元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为冀宁路。
元太祖十一年(1216)改太原府置,属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管涔山、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改太原府置,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太宗以后属中书省。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宁武以北、阳高以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南及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以东地。元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为冀宁路。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辽源以北伊通河流域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县地。辽太祖时改置扶州。渤海国以扶余故地置,治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一说在今农安县,或说在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明永乐初为开平中屯卫治。成化初筑城。清又设把总驻此。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开平,人口1.3万。明永乐
在今四川阆中市城内。《舆地纪胜》卷185阆州:会经楼“雍子仪元祐中家于将相坊,筑会经楼,经、史、子、集,京本、蜀本、浙本各一本,总三万余卷。苏公轼为题额,范百禄已下皆有诗,蒲宗孟有记”。
即今广东湛江市南东头山岛。《清一统志·雷州府》:石门港“在遂溪县东三十里。自高州府石城县流入,与吴川县分界,又南至东头山海”。
在今河南浚县西。《方舆纪要》 卷16浚县: “ 《述征记》: 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曹公攻谭时所筑。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因筑城于此。”
又名三阨营。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牛河营“其西为三隘营,皆僮贼屯据处也。弘治五年,官兵讨古田贼覃万贤等,至三阨,为贼所袭,官兵大败”。隘又作阨。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境内。
又作定口。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木仁苏木。《清仁宗实录》:嘉庆十二年(1807)五月丙申,定吉兰泰盐池地界,守备一员驻磴口。
今北京故宫东华门。明、清紫禁城之东门。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金史·地理志》: 白登县有采掠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引《旧志》: 采掠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二里回雁峰右。《方舆纪要》卷80衡阳县“回雁峰”条下:回雁峰“傍有华灵峰,俗传华佗尝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