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镇
一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所在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后移治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
又称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后移治宁武(今县)。防区约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西偏头、东雁门、中宁武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冲。
一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所在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后移治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
又称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后移治宁武(今县)。防区约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西偏头、东雁门、中宁武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冲。
清乾隆二年 (1737) 改山海卫置,属永平府。治所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移治今抚宁县东北海阳镇。1954年废。古旧县名。清乾隆二年(1737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南朝梁于此设安遂县,唐改为晋康县。后又名晋康镇。明置晋康巡司驻此。
元置,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
唐武德二年(619)分鄜州置,治所在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南)。因州界马坊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黄陵、宜君二县地。天宝元年(742)改置中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坊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废入鄜州
在今山西襄汾县南十五里柴庄附近。《元和志》卷12太平县:“子奇垒在县东三十里。后秦王姚兴遣弟义阳公平字子奇,与征虏将军狄伯支等步骑四万伐魏,攻平阳,陷之,遂据柴壁。魏军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败,将麾
南宋绍兴间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景福镇。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东、南京市政府大院东北隅、城墙南。明初筑城时,为将玄武湖水引入城内,与珍珠河相连,故建此闸以为节制。闸以此地有供奉关羽的武庙而命名。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清一统志·江宁府一》“新河”条引《(江南)通志》谓:“下新河自三山桥,历石城、定淮诸门, 由草鞋夹以达于江。”
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同府》:乱岭关水“在浑源州东四十里。西流入浑河”。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五里,即今东津河与西津河合流而成的水阳江上游。旧在两溪合流口有五河渡,亦称五湖渡,遂称此水为五湖水。《元和志》卷28宁国县:五湖水“在县东北四里”。《元丰九域志》卷6:宁国县有五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