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乡
即今广东梅县西北梅西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正一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移太平乡巡检司治此。
即今广东梅县西北梅西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正一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移太平乡巡检司治此。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孙吉镇。《清一统志·蒲州府》:孙吉镇“在荣河县东南二十里”。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北部。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孙吉,人口 5000。原名吉镇,后因洪洞大槐树下迁
亦作莫府山,又名石灰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幕府山” 云: “晋琅邪王初过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其上,因以为名。” 山有五峰相接。三国时已有 “莫府山”之名。《宋书
在今浙江淳安县东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县境“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岭“山高溪迅,悬岩绝壁,无路可通,旧惟水道往来,成化间凿为坦道”。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西岸镇。《明史·地理志》连州:“有西岸巡检司,治仁内乡,后徙阳山县境。”
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都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3定番州:场市有“三都”。三都,系布依语音译,意为三处堵水的地方。涟江至此形成三道水塘,故名。
即今山西古交市。旧属交城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开凿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年代较早的有金塔寺东、西窟和千佛洞第1、2窟。窟内造像题材和造像样式与迁洛前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契尔卡河口。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乌苏里江东岸沁河以北有“抓金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乌苏里江东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
在今安徽凤阳县南。《宋史·张俊传》:南宋绍兴六年(1136),刘麟兵十余万犯濠、寿,“俊率大军鼓行而前,至李家湾遇(刘)猊大兵,与战,杀获略尽,降者万余人,猊仅以身免”。即此。
元置,属酉阳州。治所无考,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明初废为通达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