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都山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五指山。《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神木山”条下:“治北有夷都山,亦高耸。”《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夷都山“在屏山县西北沐川司界。《旧志》:山在司北半里。高耸秀丽,夷人暇日多会于此”。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五指山。《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神木山”条下:“治北有夷都山,亦高耸。”《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夷都山“在屏山县西北沐川司界。《旧志》:山在司北半里。高耸秀丽,夷人暇日多会于此”。
一名阳台。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隅阳台山上。《寰宇记》卷148巫山县:阳云台“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长江。楚宋玉赋云‘游阳云之台,望高唐之观’,即此也”。南朝梁江淹诗:“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方舆胜览》
唐武德元年(618)改龙门郡置,治所在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青川县、江油市部分地。贞观元年(627)改为龙门州。隋义宁二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旋改为西龙
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昌江北岸凤冈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东北有凤冈汛。
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南。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清乾隆 《武清县志》 卷1里社: 崔二里有梅厂村。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河上游纳伦以南。《元史·耶律希亮传》:“时希亮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即此。
即今安徽阜南县北柴集镇。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柴家集在 “西乡六十里”。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为忠建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82东乡五路安抚司: 细沙溪在 “司东二十里。自施州界东门山流经此,下流入龙平溪”。
①战国楚地。在今湖北荆沙市东南。战国楚屈原 《九章·哀郢》: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水经·夏水注》: “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沱也。”②南朝时,亦称夏口 (今汉水入江之
在今湖北应城市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7应城县: 崎山 “蜿蜒迤逦,来自京山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