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嘉应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583),初名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74
又译斡耳罕、斡鲁欢、斡儿洹、阿尔浑。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元史· 太宗纪》: 六年 (1234),“会诸王,宴射于斡儿寒河”。古水名。又作斡耳罕河(《元史·玉哇失传》)。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元史·太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风洞山“在(白纳长官)司西。山腹有洞,风贯其中,有声如雷”。即“叠彩山”。
①西汉高帝六年 (201) 分云中郡地置,治所在成乐县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卓资、察哈尔右翼中旗等地。东汉移治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缩小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民路接驾桥巷口。初为梁陆僧瓒故宅,舍为重云寺 (一作重玄寺)。北宋初改为承天寺。宣和中又改能仁寺,后合称承天能仁寺。又名双峨寺。元至正十六年 (1356) 张士诚据为王府。二十年 (
汉武帝时匈奴建,在匈奴北境郅居水之南,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南支流哈努依河中游。《汉书· 匈奴传》: 元朔六年 (前 123),汉将赵信(本匈奴人降汉者) 降匈奴,“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疲汉兵”。《汉书·卫青
北周天和二年 (567) 置,为恒州治。治所在盩厔县 (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五里)。建德三年(574) 废。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治盩厔县(今陕西户县西北)。属恒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德
亦名高车岭。在今陕西商州市南二里。《水经·丹水注》: 丹水 “又东径高车岭南”。《太平御览》 卷43引 《高士传》 曰: “高车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汉惠帝所立也。汉高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之处,因名高车
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晋书·李矩传》:晋刘畅领兵讨李矩,“矩未暇为备,遣使奉牛酒诈降于畅……矩令郭诵祷于郑子产祠”,即此。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魏书·地形志》:广武郡苑陵县有子产祠,即此。
北宋置,属溧阳县。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社渚镇。在江苏省溧阳市西南部、宜溧山地西北边缘、梅渚河两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社渚,人口1.1万。相传驻地四周环水,旧时设有神社四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