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府
清康熙五年 (1666) 改乌撒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雍正七年 (1729) 改为威宁州。
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属贵州省。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和威宁、黔西、织金、大方等县及四川省叙永县河西部分。雍正七年(1729年)降为州。
清康熙五年 (1666) 改乌撒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雍正七年 (1729) 改为威宁州。
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属贵州省。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和威宁、黔西、织金、大方等县及四川省叙永县河西部分。雍正七年(1729年)降为州。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附近。《新唐书·李德裕传》: 太和年间,“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发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蜀风大变”。
北京内城西北门。明、清京师西墙北门。区片名。在北京市西城区北部。泛指西直门内、外大街与西直门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交会处附近地区。以片内原有西直门得名。西直门系北京城西垣北门。元代称和义门,明洪武元年(
即杨树园镇。今江苏无锡市西三十里杨市镇。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涴市镇 “在松滋县东”。
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那陈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西北。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水经·河水注》: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川大陇山苦水谷。建武八年世祖征隗嚣,吴汉从高平第一城苦水谷入,即是谷也”。古水名。(1)即“瓠河”。(2)即“高平川”
即鲁克沁。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九十里鲁克沁镇。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4: 鲁克察克“旧对音为鲁克沁”。
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3泰州: “鸭子湖在州南二十里。周二十五里。东通运河,西接济川河。”
①五代时对隋、唐蔡河的别称。《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四年(957)二月,伐南唐,“命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将水军数千自闵河沿颍入淮”。胡三省注:“丁度曰:闵河,本曰琵琶沟,今名蔡河。”②即惠民河。北宋建隆元年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东南流入洛河。《元一统志》 (残本): 石脂 “采铜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烛一枝,敌蜡烛之三。至元七年, 上司移文封, 至今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