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子长县

子长县

1942年改安定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为纪念谢子长烈士而命名。


在陕西省北部、秀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405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在今县西置安定县,治今安定镇。至元元年(1264年)在今县东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安定县。明、清、民国仍为安定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在西部设赤源县,在东部设秀延县;同年3月设立瓦窑堡市。1935—1936年,瓦窑堡市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和陕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36—1937年先后撤销赤源县、瓦窑堡市和秀延县,辖地统属安定县。1942年5月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县治迁驻瓦窑堡。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安塞县时,部分辖地划入子长县;1961年复置安塞县,原地划出成今境。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秀延河横贯县境南部,涧峪岔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河谷平原为重要农耕区,农产以糜谷、玉米、高粱为主。有牧羊业。矿产有煤、石油和铁。工业有采煤、采油、农机、电力、造纸、粮油加工、水泥、机砖等。西包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钟山石窟等。纪念地有毛泽东旧居和中共瓦窑堡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 清颍驿

    在今河南禹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47禹州: “清颍古驿在州城东。”

  • 郑国渠

    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人工灌溉渠道。自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下,分泾水东流,历今三原、富平、蒲城诸县境注入洛水。《史记·河渠书》: 秦王政元年 (前246),“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

  • 固原卫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弘治十五年 (1542) 改为固原州。

  • 㟃峿山

    即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司吾山。 西汉置司吾县,以此山名。《宋史·魏胜传》: 南宋绍兴末,胜 “知海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 遣其子昌同㟃峿山首领张荣,持旗榜往结山东忠义”。古山名。即今江苏

  • 北荆州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伊川、嵩县、汝阳等县地。北周废。东魏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伊川、汝州等县市一带。北周

  • 鹿耳门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港北。为旧日海道入口。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2: 鹿耳门 “在台湾港口。形如鹿耳,镇锁水口”。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由此入台,驱逐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省台南市安南区十字路西南部

  • 大虎山

    即今辽宁黑山县南大虎山镇。京奉铁路在此有支线(大通支线)通至通辽。

  • 龙里等寨长官司

    ①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龙里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二十三年(1390)改置龙里卫。②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明属思州宣慰司,后改属

  • 金锡都

    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明嘉靖 《惠州府志》 卷1: 海丰县南有金锡都。清同治 《广东图说》卷26海丰县: 金锡都在 “城南四十里,内有小村二百十九”。

  • 郁 (鬱) 阳县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