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武县

宁武县

①明万历十八年(1590)置,为龙安府治。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十九年(1591)改为平武县。

②清雍正三年(1725)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宁武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北部、内长城南侧。属忻州市。面积 1987 平方千米。人口15.8万。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秦置楼烦县,属雁门郡。两汉、三国魏因之。西晋废。唐末曾置宁武军,后废。据《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载:李克用“进击宁武及岢岚军”,宁武即此。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宁化县,于县置宁化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宁化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为宁化县;崇宁三年(1104年)再废宁化县为镇。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军为州,复置宁化县,为宁化州治。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废宁化州、县入管州。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宁武屯,次年立万户府,属大同路。明景泰元年(1450年)立宁武关;嘉靖十九年(1540年)置山西镇,统宁武、雁门、偏头三关。清初改宁武关为宁武营。雍正三年(1725年)设宁武府,并设宁武县为府治。1912年废府存县。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忻县专区,1958年属晋北专区,1961年属忻县专区。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为汾河、桑干河的发源地。汾河、桑干河、恢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莜麦、马铃薯、小麦、豆类、谷子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锰、硫黄、石英、云母、紫砂、花岗石、石灰石、水晶石等。工业有煤炭、炼焦、冶金、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等。同蒲、宁岢铁路和大运、忻保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芦芽山、管涔山、天池、玄池、宁武关、明建古楼等。


猜你喜欢

  • 那玛岭

    即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北纳雷姆山。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札哈苏淖尔“东北八十里为辉迈拉呼卡伦。卡伦临河西岸。其东岸为那玛岭,岭道崎岖,攀援乃能上”。

  • 苏家庄集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北四十五里苏家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东北有苏家庄集。

  • 栗木桥

    即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栗木桥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广济县 (治所在今县北梅川镇) 西南有 “栗木桥”。

  • 思南宣慰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湖广。治所在水德江长官司 (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一年(1413) 改为思南府。明玉珍时析思州宣慰司地置,治水特姜(今思南县)。辖境约当今贵州省思南、德江、印江、沿河、

  • 波罗江口市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二十三里江口村。当波罗江注入容江 (北流江) 之口。清光绪 《容县志》 卷3: 波罗江 “源出波罗里石马山,至江口墟入容江”。

  • 平乐苑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外。《元河南志》引《洛阳宫殿名》有“平乐苑”。

  • 澬江

    即今湖南省资水。《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澬江 “在益阳县西南。有二源: 一出叙浦,一出新宁,至武冈合流东下,经宝庆府境,又五百余里至益阳县前,过沅江县入洞庭湖”。

  • 丹兜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石场在县东南九十里。又东有官寨、丹兜二场, 皆明洪武中建。”

  • 暖 (煖) 水

    ①即温水。今贵州绥阳县西洛安江。《水经· 延江水注》: “温水一曰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 《水经注疏》 谓即今合湘江之洪江。②在今甘肃定西县西。《方舆纪要》 卷59巩昌府安定县: 暖水 “在

  • 武阳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或江苏北部。东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