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洱县

宁洱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 为普洱府治。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国《云南省宁洱县地志资料》:“因境内有东、西洱河,故名宁洱, 以示区别。称之曰宁,取安定之义。”1913年废府,改为普洱县。1917年复为宁洱县,属云南普洱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1年复改普洱县。


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普洱城,即今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为普洱府治。1913年改用府名,易名普洱县。因与本省普洱道重复,1917年复名宁洱县。1951年又改名普洱县。


猜你喜欢

  • 秀嵩山

    又作秀高山。在今云南嵩明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秀高山“耸出霄汉,环州众山,皆出其下。俗呼摇铃山。相传蜀汉时孟获立寨于此”。

  • 夏州都督府

    唐贞观二年 (628) 置,治所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督夏、绥、银三州。四年增督东突厥地定襄、云中两羁縻都督府。永徽后,云中划属单于都护府,又督薛延陀、回纥内迁部族侨寄于夏州境内之达浑、安

  • 皇陵卫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二十营乡南。清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在今安徽省凤阳县西南。清废。

  • 刘岩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刘岩“在县西三十五里。一名金公岩,岩石峻拔……正统十四年避处寇于此者以万计, 皆得免”。

  • 二层行溪

    即二赞行溪。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西南流至台南、高雄二县界上,西流入海。郑氏治台期间,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

  • 阿什根山

    在今青海省东境。《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什根山“在西宁边外西南一百十里, 山不甚高,当东西往来孔道”。

  • 托里中心区

    1949年由额敏县析置,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1953年改置托里县。1949年以额敏县托里区改置(县级)。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托里镇)。1953年撤销,改设托里县。

  • 宁古塔将军

    清顺治十年(1653)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镇。五年移治新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十五年移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

  • 相原县

    即胡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齐置相原县,隋改为临津县。”

  • 隆州谷关

    一作龙舟峪关。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六十里北关村。《方舆纪要》 卷40祁县: 隆州谷关 “县东南九十里,南通沁州,北通徐沟县,西壁皆山,道傍有水,即胡甲水也。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亦曰隆州谷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