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
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宁王城。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周市至魏,“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皆此。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南。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西汉置为县。
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宁王城。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周市至魏,“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皆此。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南。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西汉置为县。
①北魏延昌三年(514)改长乐县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一里。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石泉县。②东魏兴和二年(540)置,属乐良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鱼条山下。北齐属昌黎郡。北周移
即今安徽黟县北五十里拜年山。黟山主峰之一。《寰宇记》卷104黟县:牛泉山“在县北五十七里。顾野王《舆地志》云:牛泉峤,通故广阳县。自下上至山顶,九里一顿,凡九顿。山常风,树至合抱而高不至丈。当顶有泉方
又作铜虏山。在今云南马龙县北。《汉书·地理志) 铜濑县: “谈虏山,迷水所出。”
①即今北京市大兴县治黄村镇。清设南路厅同知、千总于此。1928年移大兴县于此。②即今河北定兴县治。金属范阳县,大定六年(1166) 于此置定兴县。③即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清末太平军进攻永安城,于此
即今江苏睢宁县东高作镇。《方舆纪要》卷22邳州睢宁县: 高作镇在 “县东十五里……居民商旅萃集之所”。(1)在江苏省睢宁县东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作,人口9800。相传高作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昌都地区。唐释道宣 《释迦方志》: “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唐少数民族国名。包含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大部。
一名冰玉山。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9罗城县:冰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其上高寒,四时常冰”。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东北十六里。初名西百望,因位于百望山之西而名。清初百望山改名望儿山,西百望随之改名西北旺。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阿克苏阿特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济莫尔色克河 “河之西北六七十里有水发自哈尔巴哈卡伦西,东流经卡伦北,德布色格尔河自南经卡伦东来汇,是为哈尔巴哈河”。
在今甘肃兰州市东黄河南岸。《方舆纪要》卷60兰州:马兰滩“明初扩廓围兰州。别将于光自巩昌驰救, 至马兰滩, 为扩廓所袭, 兵败被执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