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化镇

安化镇

①唐广德后置,以防御吐蕃。在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千河西岸安化。

②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东北安化镇。

③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明属思恩县,于此置安化镇巡司。

④在今宁夏泾源县南。北宋熙宁七年(1074)安化县移治制胜关(今宁夏泾源县西北四里官庄)。因以旧县为镇。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宜北县故治)。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北部、北峪河沿岸。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化街,人口 1120。西魏为洪化县治。原名洪水坝,北宋时三次洪水灾后,人们祈望安宁太平遂改安化坝。1949年设安化乡,1958年改安化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盛产辣椒。有建材、农机、花炮等厂。为陇南主要药材、蚕丝和农副林木市场之一。略武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堕和罗

    即堕罗钵底国。在今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其都城即泰国之佛统。《旧唐书·南蛮列传》:“堕和罗国,南与盘盘、北与迦罗舍佛、东与真腊接,西邻大海。去广州五月日行。贞观十二年,其王遣使贡方物。”

  • 折泉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五莲县西北。初元元年(前48)元帝封城阳荒王子根为侯国。东汉省。

  • 紫柏坂

    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五十里,接凤县界。《寰宇记》 卷134凤州梁泉县: “紫柏坂龙女山在县东八十七里。《周地图记》 云,其山两头高,状如龙形,故以为名。山多紫柏,故 《华阳国志》 云,梁泉县东北八十里有

  • 东懽渡

    在今江西广丰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东欢渡,“县东三里有东峰山,诸溪之流皆汇于此,筑坝以防其泛滥”。

  • 伊阙口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 阿拉腾打不苏

    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北阿拉坦嘎达苏苏木)。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镶白旗驻地。

  • 化州

    ①隋大业末置,治所在化明县(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唐贞观元年(627)废。②唐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天宝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置,治在石龙

  • 雁门岭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七十里雁门乡。《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慈溪县: 雁门岭在 “县 (治今宁波市西北慈城镇) 东北四十里。道出龙山所,与定海县接界”。

  • 三原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移治清水峪(今三原县西北),为建忠郡治。北周属冯翊郡。隋属京兆郡。唐武德四年(621)废。六年复置,属北泉州。治

  • 珠金沙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三十五里凤凰矶北麓。《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凤凰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下临荻港,有珠金沙。宋末,贾似道与蒙古相距,尝驻珠金沙,走还扬州”,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