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定县

安定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

②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岸。南朝宋改为定安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④北魏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南。西魏废。

⑤南朝梁置,为黄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梁废。

⑥隋开皇三年(583)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元和志》卷17:“取汉旧名。”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鹿城县。

⑦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鸢州。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一带。贞观元年(627)废入朱鸢县。

⑧辽置,属辽州。治所当在今辽宁新民市附近。金废。

⑨金大定七年(1167)改定安县置,为宁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宁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省入州。

⑩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置,属延安路。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安定镇。明属延安府。民国初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改名子长县。

(11)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邛水县置,属镇远府。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二十年(1283)复改邛水县。

(12)明洪武十年(1377)改安定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1913年改为定西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属安定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北魏为安定郡治。唐至德元载(756年)改保定县。(2)西汉置,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属交趾郡。南朝宋改定安县。(3)金大定七年(1167年)以定安县改置,治今甘肃省宁县。属宁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废。(4)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邛水县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属思州宣慰司。二十年复为邛水县。(2)古旧县名。(1)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于安定堡置,治今陕西省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1934年析西部分设赤源县,1935年析东部置秀延县。1936年撤赤源县,地属安定县。1937年并秀延县入安定县。1942年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移治瓦窑堡。(2)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安定州为县,治今甘肃省定西市。属巩昌府。清代因袭。1914年因与陕西省安定县重名,改名定西县。


猜你喜欢

  • 慢水寨

    北宋初置,属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县西。熙宁七年 (1074) 废。《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会溪镇砦” 条下: 慢水寨,“ 《志》 云: 慢水即酉溪别名也”。

  • 龙滚

    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龙滚镇。清乾隆三年(1738)置巡司于此。

  • 彭公湖

    一作潘光湖。即今西藏日土县北班公错,跨克什米尔境。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彭公湖,土人称为哥木克那喇令湖,取义明媚而且狭长。此湖自克什米尔之东边,跨西藏之西陬,横截两国之疆界,东西达一百英

  • 怀德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西汉属左冯翊。东汉废。《汉书·地理志》 左冯翊作褱德县。②东晋初侨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鼓楼一带。《晋书·元帝纪》:太兴三年(320)诏曰,“琅邪国人

  • 武家穴站

    亦名武穴站。元置,即今湖北武穴市。明置武家穴镇巡司。清名武穴镇,置武黄同知于此。1953年广济县迁此,1987年改设武穴市。元置,即今湖北省武穴市驻地。

  • 上界山

    又名葴山、中阴山、中阳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水经·瀙水》:“瀙水出��阴县东上界山。”郦道元注:“《山海经》谓之视水也。郭景纯注:或曰视,宜为瀙,出葴山:许慎云,

  • 弦蒲薮

    在今陕西陇县西。《周礼·职方》: “正西曰雍州,其泽薮曰弦蒲。” 《水经·渭水注》: “汧水出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 《尔雅·释地》 “秦有杨陓” 疏谓弦蒲即杨陓,误。

  • 三山门

    明南京城西门之一。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因门外有三山,故名。

  • 香洲

    即今广东珠海市。清宣统元年 (1909) 开为商埠。1961年珠海县迁治于此。1979年设珠海市。即今广东省珠海市。清属香山县。

  • 箕关

    一作濝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山南。《后汉书·邓禹传》: 建武元年 (25),“禹自箕关将入河东”。《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杨奉等“乃以天子还洛阳。出箕关”。又称濝关。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