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七年(587)改阳夏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东部。属周口
即三柱山。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作“三注山”。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①即今浙江缙云县西大母山。《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大姥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巉岩,下有石室,可容数百人”。②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01建州浦城县:大姥山“在县东北七十里。《记》云,大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
在今四川通江县城北隅文庙。通江文庙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为四合院型,在川北大巴山腹地是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1932年底至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总指挥部驻此。198
一名思印江。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印江河。《方舆纪要》 卷122印江县: 思印江“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清史稿·地理志》印江县: “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 (今思南),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放鹰台 “在城南薮泽间,四望空阔,极目千里,而台居其中。旧传楚武王游猎放鹰于此。今尚存”。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定远军置,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金改为景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定远军置,治东光县(今属河北)。属河北东路。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德州市及河北省东光、吴桥、阜城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