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属常州路。二十年降为县。二十一年复置,元贞元年(1295年)废。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属常州路。二十年降为县。二十一年复置,元贞元年(1295年)废。
即莱山。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里。
即今四川奉节县南六十里新民区治所。光绪《续修奉节县志》卷4:观音庵“距城六十里”。
又作法林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入日本海之苏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6:“法林河,三源俱出松林。其北大山即勒富忒勒库山,为新开湖上源也。此水南流,又合西一水,共三百里许入海。”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清一统志·眉州》:玉津“在州东四里。宋陆游有诗”。
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八里湑水河西岸。三国蜀汉改乐城县。西晋复名成固县。南朝宋改城固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城固县东汉江北岸。属汉中郡。南朝宋改名城固县。
即今贵州盘县特区南水塘镇。《清一统志·普安厅》 “高励铺”条下:“又有水塘铺……旧皆戍守处。”
即扶卢山。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寰宇记》卷157广州四会县:芙芦山“在县东四十里。高千丈, 山上有一湖, 每至甲戍日, 闻丝竹之音”。
①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大刀会反抗教会欺压,火烧当地教堂。②即今山东嘉祥县西北梁宝寺镇。1945—1953年为南旺县驻地。(1)古地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清末大刀会为反抗
北宋崇宁五年(1106)改格州置,治所在乐古县(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政和初废。
在今山西曲沃县南。《方舆纪要》 卷41曲沃县: 济溪 “在县南七里。源出紫金山麓,澄澈细流,民引以溉园圃,北入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