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湘水
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北,为湘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60全州: 宜湘水 “在清湘县北九十里,出歌山”。清雍正 《广西通志》 卷13: 宜湘水 “源出 (全) 州北九十里山,东流三十里入湘江”。
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北,为湘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60全州: 宜湘水 “在清湘县北九十里,出歌山”。清雍正 《广西通志》 卷13: 宜湘水 “源出 (全) 州北九十里山,东流三十里入湘江”。
村名。在浙江省象山县城南部。属东陈乡。人口920。居姆岭东南,陈姓肇村,故名。产稻、棉花。公路通县城。
即浮膺山。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杜陵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22)复改为杜陵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杜陵县置,治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
亦作意辛山。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一说在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西南。《魏书·刘库仁传》: 东晋太元十年 (385),鲜卑刘库仁弟眷摄国事,“又击蠕蠕别帅肺渥于意亲山,破之,获牛羊数十万头”。即“意辛
在今浙江余姚市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胜归山 “在县北三里。相传晋刘牢之败孙恩,还屯于此”。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开河乡西南一里。《春秋》: 桓公十一年 (前701),“公会宋公于阚”。即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中。《春秋》桓公十一年(前701年):公会宋公于阚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即今辽宁锦县西北班吉塔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 “班吉塔在州城西南一百十五里。”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
即今江苏武进县北之澡港河。《宋史·河渠七》: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西曰灶子港、孟渎、泰伯渎、烈塘……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无穷之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