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苑
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以西一带。《新五代史·王衍传》: 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 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其中。尝以九日宴宣华苑”。
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以西一带。《新五代史·王衍传》: 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 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其中。尝以九日宴宣华苑”。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元和志》 卷38安南宋平县: “慈廉水经县南二里。” 《寰宇记》 卷170交趾县: “慈廉江,昔有李祖仁居此,兄弟十人并慈孝廉让,因此名江。” 《新唐书·地理志》 交趾县:慈州慈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镇西。《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永从县:江头山在“县西五里”。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六十四里八门城镇。清乾隆《宝坻县志》卷6:“八门城、小塔沽庄皆县东南六十里。”在天津市宝坻区东南部、箭杆河南岸。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门城,人口 3200。
元改彰德府置,治所在安阳县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安阳、鹤壁、汤阴、林州,河北临漳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彰德府。蒙古至元初改彰德府置,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
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林州、淇县等市县地。西晋末废。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属相州。治所在枋头(今浚县西南淇门渡
即二崤。又作崤塞、殽塞。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为崤山、渑池间东西交通要隘。又称崤塞。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渑池县西,是崤山与渑池间交通要隘。《资治通鉴》: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反,赵涉
即夏水池。在今山西归汾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41平阳府: “夏池水在府西南三十里,流合晋水入汾。”
①即今广东潮州市韩江。《水经·泿水注》:员水“东历揭阳县,而注于海”。②即斤南水。今广西西南部之左江。《汉书·地理志》 临尘:“又有斤员水;”领方:“斤员水入郁。”标点本均改作“斤南水”。东汉时又称南
即今新疆和硕县。乾隆 《西域图志》 卷15: 特伯勒古 “在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郭勒至其地,有小城。西逾哈喇沙尔城八十里”。清置军台于此。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安徽界首市北小黄尹城子。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十年 (54)改属淮阳郡。永元十 年 (99) 仍属汝南郡。《史记·陈涉世家》: 秦二世二年 (前208),“吕臣为仓头军,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