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绥芬河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南流注入绥芬河。《清史稿·地理揖》 东宁厅:大绥芬河“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径城北”。光绪《吉林通志》卷22:协领河“又东南小绥芬河自西南来入。河即鄂勒欢绥芬河也,出穆棱窝集,东北入协领河”。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南流注入绥芬河。《清史稿·地理揖》 东宁厅:大绥芬河“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径城北”。光绪《吉林通志》卷22:协领河“又东南小绥芬河自西南来入。河即鄂勒欢绥芬河也,出穆棱窝集,东北入协领河”。
亦作乜河大屯。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兴隆区。因濒尼叶赫河(也作乜河)得名。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北迤东,距(宁古塔)城六十里乜河大屯,靖边军营及卡伦驻此。”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明史· 姜日广传》: 明末,左良玉部将金声桓降清,“既而反江西,迎日广以资号召。声桓败,曰广投偰家池死”。
北宋于废绥山县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绥山,人口5万。镇区沿符汶河分布。自隋开皇十三年(593年)
金天会二年 (1124) 刘豫析置,属登州。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方舆纪要》 卷36福山县: 福山在 “县北五里。县以此名”。明、清属登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
即今广东揭西县东棉湖镇。原属揭阳县,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县丞驻此。即今广东省揭西县东棉湖镇。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置湖口巡检司。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揭阳县县丞驻此。
即今新疆中部之天山。《元和志》卷40伊州伊吾县: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古山名。又称初罗漫山、时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中亚的天山山脉。匈奴称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罗番遏蛮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以后废。又称罗番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罗番遏蛮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西。《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南寿山 “在乐共城西南三十五里。名博望砦。山高且秀。晏夷平定,守臣绘画以进,上意悦之,赐名南寿,又名御爱。其林木有禁不采”。光绪 《叙州府志》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明置高镇巡司于此。万历末废。(1)镇名。在陕西省横山县东南部、小理河北岸。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沟,人口1120。清初以姓氏、地形得名高家沟,1946年
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1月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的弋阳、横峰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成立了赣东北红军,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崇安起义后建立了闽北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