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口镇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
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岔口,人口 1240。因处大源、小源两溪汇成大洲源之口得名。1952年设岔口乡,1958年属岔口公社,1983年复设岔口乡,1992年井潭乡并入置岔口镇。地处天目山西麓山区。产茶叶、蚕茧、山核桃、板栗、青枣。有制茶、榨油、缫丝等厂。有公路至大阜接徽杭公路。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
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岔口,人口 1240。因处大源、小源两溪汇成大洲源之口得名。1952年设岔口乡,1958年属岔口公社,1983年复设岔口乡,1992年井潭乡并入置岔口镇。地处天目山西麓山区。产茶叶、蚕茧、山核桃、板栗、青枣。有制茶、榨油、缫丝等厂。有公路至大阜接徽杭公路。
本名张哥庄,后称东张哥庄。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三十里张戈庄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作“张哥庄”;民国《平度县续志》作“东张哥庄”。
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明初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属高罗安抚司。宣德九年(1434)属施州卫。清初改为木册土司。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南板栗园。明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治所在定辽中卫 (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八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定辽中卫,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八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
元置,属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在今四川高县西北筠连河注入南广河处。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沙寨”条:“县东五里有白沙岭,为水陆要害。”即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白沙岭。宋、元时置巡检司于此。
北宋置,属梁泉县。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境。
①又名门。 汉晋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五年 (311),刘聪令王弥等 “遂寇洛阳,攻陷平昌门,焚东阳、宣阳诸门及诸府寺”。
在今河北沙河市西。旧有边墙,为沙河县内兵防要地。《清一统志·顺德府二》: 大岭口,“旧与黄背、数道二崖皆置戍”。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平海卫。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莆禧。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莆禧。属平海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续岭在 “县 (今封川镇) 北二十里 断而复续,宛委绵亘七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