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峄山

峄山

又名邹山、邹峄山或绎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 《诗经·鲁颂·閟宫》: “保有凫、峄” 的峄,皆指此。《左传》: 哀公七年 (前488),鲁师入邾,“邾众保绎”。杜注: “绎,邾山也。在邹县 (按指今市东南邹县旧治) 北。” 又 《晋书·郗鉴传》: 郗鉴 “避难于鲁之峄山”。据 《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峄山在兖州邹县南二十二里。《邹山记》 云,‘邹山,古之峄山,言络绎相连属也。”


古称邹山、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区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方圆10余千米。由古老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怪石嶙峋,洞穴深邃,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禹贡》有“峄阳孤桐”,《诗·鲁颂·閟宫》有“保有凫峄”,皆即此。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曾迁都于峄山之阳,遗迹犹存。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巡时曾登此山,命丞相李斯刻石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原碑已佚,元代仿刻碑存市文物管理所。五华峰和妖精洞有北齐摩崖刻经《文殊般若经》。后人建寺观,筑亭台,刻石纪胜,素有“邹鲁秀灵”之誉。


猜你喜欢

  • 仁庆林

    即仁进里。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仁青。

  • 古博岭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与诸暨市接界。《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古博岭在“府西南四十五里。群峰交峙,中通一径,俗呼虎博岭”。

  • 眭城渡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十里,路通咸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泾水渡有 “眭城渡”。

  • 睢阳山

    又名诸阳山。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魏书·地形志》 南济阴郡定陶县: “有睢阳山。” 《清一统志·凤阳府一》: 诸阳山 “在宿州西北二十里。《魏书·地形志》: 睢定陶有睢阳山。《州志》: 以山在睢水之阳

  • 二十四湖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二十四湖“在青阳县东北二十里。夏秋潮涨,汪洋千顷,冬春则涸,连亘平野。旧属大通河泊所”。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东北。夏秋涨潮时湖面可达千顷;冬夏则涸,连亘平野。今

  • 都匀府

    明弘治七年 (1494)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都匀、凯里二市及麻江、平塘、独山三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治都匀卫(今贵州都匀市)

  • 台阁山

    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清一统志·永春州》:台阁山“在大田县西南三十里。一名南台山。山势高耸,顶平如砥。有石池泉水不涸。山下田数百亩, 皆资灌溉”。

  • 昌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北。《汉书·王子侯表》: 汉武帝元鼎元年 (前116)封城阳顷王子差为 “昌侯”。五年 “坐酎金免”,复为昌县。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北。属琅邪

  • 通远镇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六十里通远街。旧为往来孔道。明、清均置驿丞于此。②北宋政和元年 (1111) 废通远县置,属朱崖军。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白沙间。政和六年 (1116) 改为通远砦。(

  •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杜注: “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 《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