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
①即今江西峡江县之赣江。《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 峡江 “在县治 (今巴邱镇)南,即赣江也。自吉水县流入境,经城南而东北出,入新淦县界。江流峻急,势如三峡,故有峡江之名”。
②亦名锁江。指今四川、湖北间长江三峡河段。两岸高岩峻璧,耸入霄汉,其中如削,秋夏水泛,峡流百里,波涛汹涌,舟人为之恐惧。《宋史·孟氏世家》:乾德三年(965),后蜀主孟昶“乃举族与官属峡江而下,至江陵”。
指流经重庆、湖北二省市间长江三峡段之长江。
①即今江西峡江县之赣江。《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 峡江 “在县治 (今巴邱镇)南,即赣江也。自吉水县流入境,经城南而东北出,入新淦县界。江流峻急,势如三峡,故有峡江之名”。
②亦名锁江。指今四川、湖北间长江三峡河段。两岸高岩峻璧,耸入霄汉,其中如削,秋夏水泛,峡流百里,波涛汹涌,舟人为之恐惧。《宋史·孟氏世家》:乾德三年(965),后蜀主孟昶“乃举族与官属峡江而下,至江陵”。
指流经重庆、湖北二省市间长江三峡段之长江。
北魏初置,属顿丘郡。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东南二十二里临黄集。太平真君三年 (442) 并入卫国县。太和十九年 (495) 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魏州。大业初属武阳郡。唐属澶州。北宋
明洪武九年(1376)降邛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邛崃市。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邛州。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邛州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属四川省。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
在今湖北省西北部。为汉水支流。有西、南两源: 南源名官渡河,源出川、鄂、陕三省交界之阴条岭,东北流; 西源名汇湾河,源出陕西镇坪县东北,至余药铺折向湖北竹溪县境,至竹山县两河口与官渡河汇流后,始名堵河
即今广东德庆县东九市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德庆州东有九官墟。
①南朝梁置,属静州。治所在开江县(今广西昭平县东南马江镇)。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南部地。隋开皇十年(590)废。②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属开州。治所在新浦县(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辖境相当今
汉献帝刘协衣冠冢。又称汉愍帝陵。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村。献帝逊位于曹丕,丕奉献帝为山阳公。后献帝死于封地,葬于禅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因献帝曾都许县,后人建衣冠冢以为纪念。
隋大业十二年(616)升火井镇置,属临邛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一说在今市西油榨乡。唐属邛州。北宋开宝三年(976)移治平乐镇(今邛崃市西南平落镇),至道三年(997)复移故治。元废入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齐仍属临贺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并入永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属苍梧郡。三国吴以
喀喇沁中旗的俗称。旗府驻地在大城子镇(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
在今吉林榆树市西南大于乡北。1951年在此发现原始文化遗存,距今四万年至七万年。被称为 “榆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