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蠡山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南康府一》:左蠡山“一名蓝车。山势逶迤,为县西北之襟喉,以临彭蠡湖东而名。其下旧有左蠡城”。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南康府一》:左蠡山“一名蓝车。山势逶迤,为县西北之襟喉,以临彭蠡湖东而名。其下旧有左蠡城”。
清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诺延泰有四子:僧格、索诺木、鄂木布、伊尔札布,分牧而处,遂为部名。本居呼伦贝尔,天聪四年(1630)率部归附后金,后于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地区划地界安置
在今陕西勉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蜀主以昌王宗为应援招讨使,定戎团练使王宗播为四招讨马步都指挥使,将兵救定军,壁于廉、让之间,与唐道袭合击岐兵,大破之于明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东汉改属汉阳郡。西晋废。②1913年降陇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陇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上塔坡村。《方舆纪要》卷53西安府: 塔陂 “在府南二十里韦曲之西。地有浮图,产稻极美,土人谓之塔陂米”。
又称宝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南隅。《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水目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宝华山。山颠有泉,深不可测”。山上有水目寺。
宋代称战国燕长城一段遗址名。在今河北徐水县东北。《续资治通鉴长编》: 太平兴国四年 (979),契丹入侵,刘延翰率众抗御,“崔彦进潜师出黑芦堤北,缘长城口,衔枚蹑敌后”。即此。
即弘静县。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附近。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隋图经》云“宏静县本汉城,居河外三里,乃旧薄骨律仓城也。后魏立宏静镇,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隋立县。”即“弘静县”。
南齐置,为平乐郡治。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永明五年 (487) 改郡。隋、唐复为县,为昆州治。天宝后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马街一带。属南宁州。唐天宝末年废。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太湖县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上格城。七年 (624) 废入荆阳县。②唐开元十八年 (730) 改清城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徐渡乡杜家墩子。以青城山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设置,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1938年为日军侵占。1930年置,治今山东省威海市城区。1938年为日军侵占。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设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