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县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名。属南郡。晋徙今治。三国、西晋为建平郡、建平都尉治。隋开皇初改名巫山县。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名。属南郡。晋徙今治。三国、西晋为建平郡、建平都尉治。隋开皇初改名巫山县。
①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大寨乡一带。《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水草坪“在卫东。又卫东境有猪儿嘴诸险。正德初,抚臣刘洪言:松潘天寒地瘠,物产不多,负贩者以险远难致。……有新开一路,至水草坪与旧路接,当立一墩
唐南诏置,治所在永昌城(即今云南保山市)。辖境北部抵缅甸、印度及我国西藏交界处,东抵怒江;南部处澜沧江和怒江之间,南达小黑江。宋大理改永昌府。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治永昌城(今云南保山市隆阳区)。
在今湖南安化县南。《方舆纪要》 卷80安化县 “辰山” 条: “又黄罗山,在县 (梅城镇) 西北百二十里。四面悬崖壁立,仅有小径,可缘而上。宋元之季,民多避兵于此。”
①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属兖州。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北齐废。②北魏泰常中置,属济州。治所在范县(治秦城,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太和末废。建义中复置。北齐废。③北齐改泰山郡置,治所在博平县(今
即岘山。在今浙江东阳市南建设林场。《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三丘山在“县南八里。高三百六十丈,周二十里”。
①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望城山在 “县 (治今陆城镇) 南三十五里。下有泉,溉田千顷。山高峻,登之可望郡城”。②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21清平县: 望
一作南平寨。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唐峡长江南岸。《平夏录》: 明洪武四年(1371),汤和等伐蜀夏,夏 “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岩壁,引缆为飞桥 三,平以木板,置炮以拒我师”。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六十里陈墅。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陈墅。
亦作阿思打纳。在今新疆哈密市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哈密西十里为阿西打纳城。”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东汉末曹操所筑。为邺都三台之一。《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建安十八年 (213),“作金虎台”。《水经·浊漳水注》: “金虎台,高八丈,有屋百九间。” 北周毁,今仅存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