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喇山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为真源所在者, 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 延袤约千余里, 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蒙古谓黑为喀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盖即唐时吐蕃所称昆仑也”。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为真源所在者, 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 延袤约千余里, 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蒙古谓黑为喀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盖即唐时吐蕃所称昆仑也”。
即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新碧镇驻地黄碧村。清光绪 《缙云县志》 都图: 县北有黄碧村。
即今甘肃酒泉市东北二十五里两山口堡子村。《清一统志·肃州》:两山口堡“北临边墙,城周一百四十丈。今有把总”。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西晋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废。太和二十年 (496) 复置,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 (583) 属泽州,移治今沁水县东端氏镇。大业初属长平郡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古城。
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羊林千户为杨林县,属嵩明州。治所在杨林城(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元史·地理志》:“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
①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天梯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险无草木,行者难若升天”。《清一统志·连山厅》:天梯山“在厅(西)北五十里。高数百丈,周百里。山势高险,无草木,行
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巴青区的夥尔巴青。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 外番》。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大鳙山“在婺源县东百三十里。《方舆记》云,尧时洪水,溪口有大鳙,及水涸毙,鳞骨鳍鬣积如山阜”。大鳙水出此。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三十里古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信丰县东南有古陂墟。
北宋置,属邯郸县。即今河北邯郸县东十五里代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