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乐镇

常乐镇

①隋开皇初废凉兴县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唐武德五年 (622) 改置常乐县。

②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常乐镇。《清一统志·解州》 “张店镇” 条下: 平陆县西有 “常乐镇”。


(1)在山西省平陆县西南部。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6300。以村民意愿为名。1949年属第五区,1953年设常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西侯乡、留史乡并入。产麦、棉、玉米及薯类、苹果、杏等。有工矿配件、链条、水泥、化工等厂。风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引黄工程常乐垣电灌站、明关帝庙。(2)在江苏省海门市中部、通吕运河与青龙河两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 7000。 清咸丰年间成集,因常受江海潮之害,故以美好意愿命名。1949年为常乐乡,1957年龙英、长安、种玉、秦李、永乐乡和翻身乡部分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常乐乡,1991年置镇。2000年平山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酿酒、搪瓷、制衣、建材、日用化工等厂。青掘公路经此。近代实业家张謇故里,有张謇纪念堂和史料陈列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部、南流江东岸、南流江三角洲顶端。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圩,人口6160。南汉常乐州治。1950年设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黄红麻、花生、甘蔗、龙眼等。有爆竹、丝绵、造纸、食品、综合加工、农具、农机、五金、纺织等厂及林场、蚕种场。集市贸易以水产品、香蕉、花生为大宗。名产桑蚕茧。209国道过境。(4)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1600。以唐建常乐寺得名。1950年建常乐乡,1958年为常乐公社,1983年复常乐乡。1992年常乐、庭英二乡合并置常乐镇。有粮食加工、农具修理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蓬射、蓬红公路经此。古迹有常乐寺。(5)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部、黄河南岸。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街,人口 1890。 因境内常乐堡而名。1956年置常乐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2年更名常乐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为半农半牧区。产小麦、稻、玉米。是中卫山羊产地之一。有煤炭、石膏、陶瓷、水泥、农具修造等厂矿。杨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清代水车、老君山寺庙等。


猜你喜欢

  • 阳邑县

    ①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二十里阳邑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景明二年(501)复置阳邑县。北周建德四年(575)移治白塔村,即今太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太谷县。②隋

  • 沲江镇

    北宋置,属成都县。即今四川新都县南十里三河镇。

  • 蓬莱镇

    ①唐贞观八年 (634) 置,属黄县。即今山东蓬莱市。神龙三年 (707) 于此置蓬莱县。②南宋置,属来宾县。在今广西来宾县东三十二里二沟村南红水河中蓬莱洲上。《宋史·地理志》 象州: “景定三年,徙

  • 白芒营

    ①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五十六里白芒营镇。《清一统志·永州府二》:白芒营“在江华县南,接富川县牛岩滩界。设把总戍守”。②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1阳山县:白芒营“在县西,与连山县相近,

  • 石幢桥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石幢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石幢桥(镇)。

  • 马家城

    南宋初州守马彦先筑,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二十里。

  • 云川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永乐元年(1403)徙治北直隶境,宣德元年(1426)复还旧治。正统十四年(1449)移治旧镇朔卫城(今山西左云县),

  • 曾家东都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 “南有兔颖巡检司,治曾家东都。”

  • 羊盘营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羊盘营“在开平县(今苍城镇)北四十里,近皂幕山。土贼往来要路,明末置,后废。本朝复设把总防守”。

  • 沱口

    一作沲口。又称驼口镇。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沱沟。《旧唐书· 宪宗纪》: 元和十二年 (817)十月,“裴度往沲口观板筑五沟”。《资治通鉴》 作沱口。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沱沟。《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