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州

平州

①东汉初平元年(190)公孙度据辽东, 自号平州牧。三国魏分幽州东部地区置,属幽州。治所在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不久废。西晋泰和十年(274)复置。辖境相当今辽宁六股河以东,北票、阜新、铁岭以南,本溪以西以南地区及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永嘉后移治昌黎县(今辽宁义县)。北魏改为营州。

②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龙城(亦名和龙,即今辽宁朝阳市)。后燕复置,仍治龙城,后移治平郭县(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熊岳镇),慕容宝后侨治于宿军(今辽宁朝阳市东北)。北魏初改为营州。

③十六国前燕置,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

④北魏天赐四年(407)置,治所在肥如城(今河北卢龙县北潘庄镇沈庄一带)。唐武德初移治卢龙县(今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陡河以东、长城以南地区。元太祖十年(1215)改为兴平府。

⑤北周武成二年(560)置,治所在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当阳、远安等市县地。隋开皇七年(587)改为玉州。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六年(623)又改为玉州。

⑥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李城(即今河南温县)。同年废。

⑦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怀远军置,治所在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以平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北部、贵州从江县及榕江、黎平二县部分地。政和元年(1111)废。七年(1117)复置。南宋绍兴四年(1134)废。


(1)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春秋》宣公元年(前608年):“公会齐侯于平州。”即此。(2)州名。(1)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分幽州东部地区置,治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市)。旋废入幽州。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复置。永嘉后移治昌黎郡(今辽宁义县)。北魏废。(2)北魏天赐四年(407年)置,治肥如县(今河北卢龙县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陡河流域以东、长城以南地区。隋大业初废为北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平州。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改为兴平府。(3)北周置,治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当阳市。隋开皇七年(587年)改名玉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所、辖境同旧,六年复改玉州。(4)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置怀远军,寻改为平州,治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老堡口)。属广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省从江县等地。政和元年(1111年)省入融州。后复置。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省。


猜你喜欢

  • 五砦

    在今湖南新化县境。《宋史·地理志》 宝庆府新化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皆太平兴国中置。

  • 回廓镇

    一名回郭镇。清置,属巩县。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三十一里回郭镇。

  • 龙湖

    ①在今福建泉州市南。《寰宇记》卷102泉州晋江县:“龙湖在县南一百里,有庙存焉。”明《八闽通志》卷7《地理志·山川》:龙湖“在府城南。相传湖与海通,中为涌沙所隔,遂别为湖。尝有龙出入其中,故名”。《清

  • 碣石宫

    在今北京城西南。《史记·孟子列传》:驺衍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室,身亲往师之”。《正义》: “碣石宫在幽州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战国燕筑。在今北京市城区西。邹衍如燕,昭王筑碣

  • 苦水村

    在今河北深泽县东南,南接束鹿县界。《方舆纪要》 卷12深泽县: 苦水村在 “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光武尝经此,饮水而苦,因名”。

  • 兴安北省

    1932年伪满置兴安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北省。省会在海拉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市)。辖海拉尔、满洲里二市及索伦、新巴尔虎左翼、新巴尔虎右翼、陈巴尔虎、额尔克纳左、额尔克纳右等六旗。1943年并入兴安

  • 黑龙江站

    亦作萨哈连乌拉站。清置,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坤河北岸。《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 条下: 额叶尔站 “又七十八里至黑龙江站,又二十二里至黑龙江城”。后废。

  • 建平城

    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魏书·地形志》 马头郡: “天平中复,治建平城。”即此。

  • 小陵镇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

  • 曲亭镇

    清置,属洪洞县。即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二十二里曲亭镇。在山西省洪洞县东南部。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曲亭,人口 4250。原名曲坑,因村东有一大坑而名,明代改曲亭;一说因曲姓始居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