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亭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传》: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大败之”。即此。
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将取朗陵,军于平津,周保权将杨师璠破执之,即此。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传》: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大败之”。即此。
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将取朗陵,军于平津,周保权将杨师璠破执之,即此。
亦作松泽。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十里崧泽村。近年在此发现古文化遗存,被命名为 “崧泽文化”。为上海市已知最早的古文化遗存。
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镇远桥。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白塔山下黄河上。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改建为铁桥。宣统《甘肃新通志》 卷9皋兰县: 镇远桥,“ 《国朝齐世武天下第一桥记》: 皋兰有桥绵亘黄河上游,其称为天下第一桥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元和末杭州刺史元建,初在泉池中央。白居易《冷泉亭记》:“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后为山
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临振郡置,治所在宁远县 (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天宝元年(742) 改为延德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振州。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南部地。北宋开宝五年(972)
金置,属盐山县。即今山东无棣县西北小泊头镇。
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清一统志· 兴化府》: 棋山,“山有五奇,一曰仙掌峰,有石高三十余丈,特立如掌; 二曰文笔峰,一名石竹峰,峰之麓为旧兴化县治; 三曰香炉峰,一名朝天马峰;四曰仙人台; 五曰出风穴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抗蒙元筑,在今四川合江县西五里安乐山上。《元史·旦只儿传》:至元七年(1270),“进至安乐山,复败宋军”。即此。元废。今山城遗址尚存。
即县。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 卷29: “ ‘’ 不成字, 当作 ‘’。 说文: ‘, 巨鹿县,从邑,枭声。’ 汉志作 ‘郻’,‘郻’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大村土百户。(1)集镇名。(1)在河北省南宫市区西北部。大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20。明代该村较大,故名。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盛产花生、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