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潭县

平潭县

1913年由平潭厅改置,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治所即今福建平潭县治潭城镇。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属福州市。由近千个岛礁组成,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38.6万。辖7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清嘉庆四年(1799年)析福清县东南海坛等岛屿置平潭厅,属福州府。因主岛(海坛岛,又称平潭岛)有一平坦巨石得名。民国《平潭县志》:“而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又因中有一石,平如坛,俗呼巨石为磹,后遂作潭。”1913年改为县,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第四专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属莆田地区。1983年属福州市。地域以海积平原为主。三十六脚湖为省内最大天然淡水湖。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甘薯、花生。经济以渔业为主,盛产黄鱼、带鱼、鳓鱼、石斑鱼、梭子蟹、鳀鱼、鲨鱼、马鲛鱼、紫菜、淡菜、海带、蛤、贻贝。中山渔场为省内主要渔场,观鱼澳为著名渔港。工业有水产加工、造船、制盐等。公路由海坛海峡轮渡与福清市小山东交接。竹屿、苏澳为主要货运港口。名胜有半洋石帆、仙人井。


猜你喜欢

  • 都匀河

    即今贵州都匀市南清水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121都匀府都匀司: 都匀河在 “司治南。即邦水河也。自府城西南流经此,曰都匀江”。

  • 结伦峒

    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进结镇。元升为结伦州。南宋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东北镇结。元升为结伦州。

  • 苏勒河

    即疏勒河。在今甘肃西北部。

  • 石鼻谷

    在今山西霍州市东。《方舆纪要》卷41霍州:石鼻谷在“州东三十五里。谷中出水,引至城南灌田,名石鼻渠”。

  • 仙池站

    元置,为水站。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三十里。明废。水站。元置,在今重庆江津市西南。明废。

  • 桑稽晋大来泊

    又作桑金达赖泊。在清外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东北境。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桑根达来湖。《清一统志·喀尔喀》: 桑稽晋大来泊 “在色楞格河源西,鄂勒白稽山旁,周围百里许,其水停而不流”。

  • 桃关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方舆胜览》 卷55茂州: 桃关 “在汶川县之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 一二里间,昼夜起风,飞沙扬石

  • 春风岭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九十里。《舆地纪胜》卷49黄州: 春风岭 “在麻城县。岭多梅花,东坡自新息渡淮,由是岭”。

  • 棋子山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棋子山“在平番县西南二百里。相连者为桌子山,道险林密,为番人巢穴”。清雍正二年 (1724)土民即据此反清。

  • 宜城郡

    西魏改华山郡置,属襄州。治所在汉南县(今湖北宜城市)。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