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镇
北宋于废平陵县置,属武当县。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
在广东省龙门县东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平陵,人口 7080。因其地多丘陵,集镇地处低平处,故名。1952年为龙门县第五区。1958年建平陵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丘陵地带。主产稻、花生,盛产大豆。有石灰石、钨、锡、煤等矿。设有苗圃和柑橘场,并有建材、采煤、水泥、石灰粉、化工、空调机修配等厂。增马、平小公路在此交会。
北宋于废平陵县置,属武当县。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
在广东省龙门县东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平陵,人口 7080。因其地多丘陵,集镇地处低平处,故名。1952年为龙门县第五区。1958年建平陵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丘陵地带。主产稻、花生,盛产大豆。有石灰石、钨、锡、煤等矿。设有苗圃和柑橘场,并有建材、采煤、水泥、石灰粉、化工、空调机修配等厂。增马、平小公路在此交会。
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9达州:龙船关“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绵亘,其西北尤为险僻。正德中,为盗贼渊蔽。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增置龙船诸关,与巴州黄城诸关,相为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柏塘镇。清乾隆 《博罗县志》 卷3: 墟市有柏塘墟。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南大海中。《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三汲山“在县东南大海中。又东有小镬、中镬、大镬三山, 皆在大洋中,相去数十里”。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三汲山“在海陵南十里。屹立海中,形类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宋书·州郡志》 建安太守: “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 《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有湛炉山,“ 《图经》 云: 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明置,属荆州卫。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南九十里。后改属承天卫。清废。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梁化林场附近。《隋书·地理志》:龙川郡归善县“有归化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在“府东南百里。俗呼鸡笼山, 高二百丈,周百五十里,为群山之冠”。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鸥浦村。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倭西门山即鄂锡们哈达,倭西门水所出。有倭西门卡伦,以河为名。在 (鸥浦) 县之东边。”后废。
1946年由依兰县刁翎镇、三道通一带析置,属合江省。治所在刁翎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1949年1月撤销,并入林口县。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7年由依兰县析置,治刁翎镇(今黑龙江省林口县北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的要道。道光《新疆识略》卷1:“自伊犁西南出鄂尔果珠勒卡伦一百三十里经善塔斯岭,五百五十里逾巴尔珲岭。”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巴尔珲岭幽险怪异
①秦庄襄王元年 (前249) 置,为三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建都于此,并为河南尹治。东魏、北齐、北周为洛州洛阳郡治。隋初为洛州治。大业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