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幽州

幽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在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尔雅·释地》: “燕曰幽州。” 《周礼·职方》: “东北曰幽州。”

②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西晋移治涿县 (今河北涿州市)。北魏还治蓟县。隋大业初改为涿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区及所辖通县、房山区、大兴县和天津市武清县,河北易县、永清、安次等县。辽会同元年 (938)改为幽都府,建号南京。

③十六国时汉置幽州,镇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 前赵置幽州,镇北地郡 (今陕西耀县); 后燕失中原后东保辽西,复置幽州,镇令支县 (今河北迁安县西); 北燕移镇肥如县 (今河北卢龙县北); 南燕置幽州,镇琅邪郡之发干戍 (今山东临沂市); 夏置幽州,镇大城 (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

④东晋侨置,治所在三阿 (今江苏金湖县东南平阿西村)。淝水战后复得汉、晋青州之地,改置幽州,镇广固 (今山东青州市)。

⑤唐方镇名。先天二年 (713) 置幽州节度经略镇守使,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天宝元年 (742) 改为范阳节度使。宝应元年 (762) 复名幽州,兼卢龙节度使。唐亡遂建号为燕。913年为晋所并。


(1)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燕指春秋、战国燕国地,即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及辽宁省一带。(2)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察郡国十,南有今河北省中部至山东省马颊河,北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西起河北省万全、涿鹿、易县等县,东有辽宁省大部、吉林省一部及朝鲜半岛大部。东汉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小部、辽宁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魏、晋以后辖境减缩。隋大业至唐武德初曾改为涿郡。唐时相当今北京市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永清、廊坊等市县地。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改置为幽都府,建号南京。(3)唐方镇名。先天二年(713年)置幽州节度经略镇守使,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范阳节度使。


猜你喜欢

  • 秋浦县

    ①隋开皇十九年 (599) 分南陵县置,属宣州。治所在石城县旧址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七十里灌口乡石城村)。《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秋浦县 “盖以秋浦之水为其名”。大业初属宣城郡。唐武德四年(6

  • 色拉

    又作西山口、西拉山口。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五十里处。藏语意为鸡冠山,是达旺通向申隔宗的要冲。

  • 和龙峪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 浍山

    又名绛高山、浍高山。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水经·浍水注》: “浍水东出绛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 《史记·魏世家》 《正义》 引 《括地志》: “浍高山又云浍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出

  • 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独山州长官司置,属都匀卫。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弘治七年(1494)升为独山州。

  • 朋笮守捉城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后废。

  • 羊流店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六十里羊流镇。为南北孔道。《清一统志·泰安府一》:羊流店“以(晋)羊祜故里为名。后裔犹有存者。俗讹为杨柳店”。

  • 登部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南之登步岛。宋《乾道四明图经》 卷7昌国县: 登部山 “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 龙亢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治所在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镇)。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部分地。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东魏置龙亢县)。辖境相当今安徽

  • 进桑关

    汉代置,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三十六里莲花滩。《水经·叶榆河注》:“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