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德寺

广德寺

①原名云居寺。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二十六里。建于隋唐时期。唐皮日休《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指此。明景泰年间重修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大殿及殿后之多宝塔。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多宝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至九年间,为砖石结构,通高17米。台座八角形,高10余米。四面券门,南面嵌多宝佛塔石匾一方。台座上分立五塔,正中一塔为覆钵式塔,体量较大,四隅小塔为六角形密檐式实心塔。塔下有雕刻精细的石制须弥座。广德寺多宝塔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郊卧龙山麓。始建于唐,名普济寺(禅林寺),北宋改为广利寺,明改为广德寺。《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广利寺“在小溪县西五里。岩壑之胜, 甲于一方”。今寺为明、清建,为七殿一坊一桥的九重宫殿式建筑。多为明代建筑群体,至今保存完好。内有守建舍利塔,宋至清碑数通。


原名云居寺。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约13千米处。系汉唐以来古多宝佛塔刹,唐人皮日休曾有《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记述寺当年景象。明景泰年间重建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天王殿、藏经楼及楼后的多宝佛塔,与新修的大雄宝殿已形成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藏经楼为重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大雄宝殿重檐九脊,翼角翚飞。多宝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间,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其底层塔座为八方形,上叠浅檐,下奠矮基,砖砌角柱,石雕螭首。四面石砌券门,正门上方石额刻“多宝佛塔”四字。座上复建五塔耸立。居中央者为喇嘛塔,四隅为六角亭式塔,均置于镌刻精细的石座之上。在台座及小塔的外壁,都嵌有石雕佛龛,每龛供石佛一尊,风姿俊逸,古雅端庄。塔体造型庄重挺拔,别具风格。多宝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


猜你喜欢

  • 望仙桥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仙人场南。清嘉庆 《南溪县志》 卷2: 望仙桥 “在县南隔江七十里。以北岸有古仙人场,故名”。

  • 少海

    ①或作沙海。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乃战国时魏王著名台池之一。《战国策·东周策一》:颜率曰,“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隋初曾复旧迹,习舟师以伐陈,平陈之后,立碑其侧以纪功。唐时己堙

  • 居延塞

    一名遮虏障。西汉太初三年 (前102) 路博德筑,以遮断匈奴入侵河西之路。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阚骃云,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后汉书·窦宪传》:

  • 亏容土司

    民国间属石屏县,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下亏容一带。

  • 建宁左郡

    或作建宁郡。南朝宋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 (464) 改为建宁左县。南齐复置建宁左郡,属司州。东魏改为北建宁郡。北周改为建宁郡。隋开皇初废。

  • 武峨县

    唐置,为武峨州治。治所即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天宝元年 (742) 为武峨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治。后废。

  • 渌口

    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梁书·王僧辩传》: 承圣元年 (552),“湘江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即此。唐置渌口戍。明、清置巡司于此。又称渌口戍。即今湖南省株洲县驻地渌口镇。自古为军事交通

  • 蚂蚁寨

    在今贵州台江县西北。清咸丰五年(1855) 张秀眉领导苗族起义于此。在今贵州省台江县西北。清咸丰五年(1855年),张秀眉领导苗族人民在此举行起义。

  • 蚕丛城

    即瞿上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八里黄甲乡境与新津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道拐一带。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蚕丛城在 “双流县东十八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49双流县: “瞿上城在县南十八里。…

  • 四家子

    ①一名四家儿。在今辽宁凌源市东北三十里。《清史稿·地理志》 朝阳府建昌县:“县丞驻东北四家子镇。”②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北,松花江南岸。清光绪《哈尔滨一带全图》有四家子。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