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德寺

广德寺

①原名云居寺。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二十六里。建于隋唐时期。唐皮日休《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指此。明景泰年间重修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大殿及殿后之多宝塔。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多宝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至九年间,为砖石结构,通高17米。台座八角形,高10余米。四面券门,南面嵌多宝佛塔石匾一方。台座上分立五塔,正中一塔为覆钵式塔,体量较大,四隅小塔为六角形密檐式实心塔。塔下有雕刻精细的石制须弥座。广德寺多宝塔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郊卧龙山麓。始建于唐,名普济寺(禅林寺),北宋改为广利寺,明改为广德寺。《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广利寺“在小溪县西五里。岩壑之胜, 甲于一方”。今寺为明、清建,为七殿一坊一桥的九重宫殿式建筑。多为明代建筑群体,至今保存完好。内有守建舍利塔,宋至清碑数通。


原名云居寺。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约13千米处。系汉唐以来古多宝佛塔刹,唐人皮日休曾有《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记述寺当年景象。明景泰年间重建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天王殿、藏经楼及楼后的多宝佛塔,与新修的大雄宝殿已形成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藏经楼为重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大雄宝殿重檐九脊,翼角翚飞。多宝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间,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其底层塔座为八方形,上叠浅檐,下奠矮基,砖砌角柱,石雕螭首。四面石砌券门,正门上方石额刻“多宝佛塔”四字。座上复建五塔耸立。居中央者为喇嘛塔,四隅为六角亭式塔,均置于镌刻精细的石座之上。在台座及小塔的外壁,都嵌有石雕佛龛,每龛供石佛一尊,风姿俊逸,古雅端庄。塔体造型庄重挺拔,别具风格。多宝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


猜你喜欢

  • 苏鲁克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南苏鲁乡一带。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三木冲地方苏鲁克族,距洞巴族一百余里。”

  • 经水

    ①即今四川雅安市南之周公河,为青衣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雅州: 周公山 “下有经水,一名周公水”。②在今四川荥经县南,为荥经水支流。清乾隆《雅州府志》 卷1: 经水 “在县南。源出瓦屋山,由改丁烟

  • 蓝桥驿

    北宋属蓝田县,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桥驿在蓝田县东南四十里。”又作蓝溪驿(张籍《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唐置,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为京都长安东南至商、邓、襄州要

  • 阳虚山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山海经·中山经》:“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河图·玉版》 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陕西省洛南

  • 腰驿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腰驿“在卫南七十里。又南七十里为黎溪驿”。

  • 坝上镇

    即涟水坝。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为淮滨要津。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 紫石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 卷116南安州: 紫石山“在州 (治今云龙镇) 东一里”。

  • 祯州

    ①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7) 置,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东江流域和螺河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北宋天禧五年 (1021) 改为惠州。②金贞祐三年 (121

  • 辽阳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辽阳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以南及辽东半岛一带。明洪武四年(1371)废。六年(1373)复置,十年(1377)又废。元至元

  • 顺德府

    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邢州置,治所在邢台县 (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沙河以北,泜河以南地。至元二年 (1265)改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顺德府,属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