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通渠

广通渠

在今陕西省渭河南。《隋书·食货志》:开皇四年(584),“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今西安市)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赖之”。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又因是汉时漕渠故道,仍习称漕渠。后以渠下人民颇受其利,亦名富民渠。仁寿四年(604)改为永通渠。


隋开皇四年(584年)因渭水流浅沙深,漕运不便,命宇文恺率水工开凿。起自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东至潼关达于黄河。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时人仍习称为漕渠;又以渠下人民颇受其惠,亦称富民渠。仁寿四年(604年)改永通渠。不久淤废。唐天宝初韦坚征集民工,复加浚治。


猜你喜欢

  • 仵清池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仵龙堂乡。《元和志》卷18沧州清池县:仵清池“在县(今沧县东南旧州镇)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沧州“萨摩陂”条载:仵清池“在旧清池县东南十八里。《舆地志》:浮阳县有大连淀。北魏

  • 母章德山

    一作母得章山。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东。《元史·世祖纪》:至元五年(1268),“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

  • 渤州

    唐渤海国置,属龙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二市地。辽废。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北、牡丹江东岸,或今林口县西北三道通古城。属上京龙泉府。辽废。

  • 淅川县

    ①北魏置,属淅川郡。治所在马蹬城 (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北周废。唐初复置,属淅州。贞观八年 (634) 废。五代梁复置,属邓州。元初废。明成化六年 (1470) 复置,属邓州。徙治今淅川县西

  • 鸥浦镇

    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鸥浦村。1928年于此置鸥浦设治局。1929年改为县。

  • 二郎滩

    即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仁怀县:二郎滩在“城西北九十里”。

  • 六安州

    元至元末置,属庐州路。治所在六安县(今安徽六安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和湖北英山县地。明洪武初废六安县入州。1912年废州为县。

  • 芜城

    汉广陵城的别称。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之蜀冈。秦、汉于此置广陵县,汉为广陵国治。晋以后因竟陵王诞之乱,城邑荒芜,故曰芜城。南朝宋鲍照有《芜城赋》,注:“登广陵故城”而作。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上。即秦汉

  • 四牌寨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1瓮安县“黄滩关”条下:四牌砦“旧播州叛苗所聚”。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总兵李应祥遣将蔡兆吉攻杨应龙,抵菁岗,至此。

  • 黄竹岭镇

    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七十里江潭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 ·徽州府二》: 汰夏巡司 “在休宁县东南三十里屯溪。明初置黄竹巡司于县西南百余里之黄竹岭,嘉靖四十四年移驻县东南五十余里白际岭之汰夏,后又移驻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