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场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廖家镇。清光绪《崇庆州志》 卷3: 廖家场 “滨黑石河北岸,烟火数百家”。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廖家镇。清光绪《崇庆州志》 卷3: 廖家场 “滨黑石河北岸,烟火数百家”。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鹿邑县西七十里。《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杜注: “陈国武平县西南有鹿邑。”古邑名。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左传》成公
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北二十五里扒齿港镇。清光绪《滦州志》卷8:扒齿港在“城西南七十里”。在河北省滦南县西北部。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扒齿港,人口 1240。原以小青龙河支流蜿蜒村
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二十里河拱村。后移治九原城 (今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代县、繁峙、宁武、原平、五台、静乐、定襄、阳曲、盂县等县地。北周移治广武县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辖境约当今云南江城、勐腊两县及景洪市之间的部分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
1913年改甘孜州置,属四川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以甘孜寺而名。“甘孜”藏语意为“洁白美丽”。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6年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此召开“甘孜会议”。1939的属西康省。195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张家营镇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东螺山”条下:“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绛州闻喜县:“东南三十五里有沙渠,仪凤二年诏引中条山水于南坡下,西流经十六里,溉涑阴田。”
1916年修筑, 自龙溪(今福建漳州市)向北至浦南。全长30公里,为轻便铁路。后被拆除。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东南。后废。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