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咀桥
即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徐桥镇。清乾隆《太湖县志》 卷2: 徐家咀桥在 “县南四十里。乾隆五年地方绅士捐输重建,名曰高桥。往来便之”。镇以桥名。
即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徐桥镇。清乾隆《太湖县志》 卷2: 徐家咀桥在 “县南四十里。乾隆五年地方绅士捐输重建,名曰高桥。往来便之”。镇以桥名。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属复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大业二年(606)改为汉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置,治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东。属沔阳郡。大业二年(606年)改名汉阳
即扶卢山。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寰宇记》卷157广州四会县:芙芦山“在县东四十里。高千丈, 山上有一湖, 每至甲戍日, 闻丝竹之音”。
春秋楚置,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秦属陈郡。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东晋咸康三年(337) 改为谷阳县。(苦gǔ) 古县名。春秋楚置,治今河南省鹿邑县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近怀来县界。清光绪《昌平州志》卷3:“长峪城高一丈八尺,周三百五十余丈,南北二门。明正德十五年建城,南有小城曰长峪新城。”皆为明、清驻守重地。
在今江西都昌县附近。晋陶渊明有 《游斜川》 诗并序。
亦作白杨坝。在今湖北利川市北五十二里柏杨场。旧属四川奉节县。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8: 白杨坝 “在 (奉节) 县南三百里,居民稠密,界接施南。有伏水”。清设外委、把总分防。
南齐侨置,属始康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西魏废。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文水县 “西十里有常渠。 武德二年, 汾州刺史萧引文水 (今文峪河) 南流入汾州”。在今山西省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汶水县
北魏太安二年 (456) 置,为代名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后废。
①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三十里文竹乡桂花村。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静州。九年(626)废。②南齐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后废。③北周置,属临河郡。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