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徐州市

徐州市

1945年析铜山县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


简称徐。在江苏省西北部、京沪和陇海两铁路交点。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037.7平方千米)。人口908.6万(市辖区167.3万)。辖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五区和丰县、沛县、铜山、睢宁四县,代管新沂、邳州二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云龙区。徐州之名据《晋书·地理志》记载:“盖取舒缓之义,或云因徐丘以立名。”春秋为宋彭城邑,战国属楚。秦置彭城县,属泗水郡,秦末属楚国。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为楚国都,地节元年(前69年)改楚国为彭城郡,寻复称楚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彭城国。三国魏始移徐州来治。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改北徐州。南朝宋和北魏、北齐、北周复称徐州、彭城郡。隋开皇二年(582年)废郡。大业四年(608年)废徐州,复曰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曰徐州。元和二年(807年)置武宁军节度。咸通三年(862年)罢,十一年改置感化军节度。五代晋复曰武宁军。宋仍为徐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彭城县入徐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升为徐州路,十二年降为武安州。明初曰徐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徐州府,置铜山县以为府治。1912年废府存县,称铜山县。1914—1927年为徐海道治。1927年属江苏省。1945年析铜山县城置徐州市。1949—1952年属山东省。1952年复归江苏省,为省辖市(地级)。1953—1970年徐州专区专署,1970—1983年徐州地区行政公署均驻此。1983年地市合并,设徐州市,原徐州地区丰县、沛县、铜山、睢宁、邳县、新沂六县并入。1990年新沂县改市,1992年邳县改邳州市。地处黄淮平原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有楚王山、云龙山、泉山、九里山等山。废黄河、京杭运河、奎河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市郊农产以小麦、玉米、稻、豆类、甘薯、棉花、花生、芝麻为主。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民航有徐州观音机场。京沪、陇海铁路在此交会,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并辐射出符夹、徐沛、徐阜、沂淮等铁路。104、206、310、311国道经过市区。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泉山、土山汉墓、狮子山汉兵马俑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马村河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西南。《宋史·河渠志五》:咸平五年(1002),修塘堤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军、威鲁军,诏莫州部署石普并护其役,“引军壁马村以西,开凿深广,是以张大军势”。《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马村河“

  • 台州站

    明置,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一说在今黑龙江泰来县西北塔子城。后废。

  • 竹翁汛

    清置,属靖远营。在今四川喜德县东。有外委驻防。

  • 油坑营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方舆纪要》 卷103海丰县: 油坑营 “在县西,近归善县界”。

  • 封陵渡

    又作风陵渡、风陵津、封陵津。为黄河主要渡口之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风陵渡镇南。唐圣历元年 (698) 置风陵关于此。即“封陵”。

  • 石金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三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石金山“高六百仞,周三十里,出众山之上。相传为甘露大士道场。每夕常显光相,大率如五台、庐岳所见,然不知所始”。

  • 者海

    即今云南会泽县东北者海镇。清属会泽县,置巡司于此。

  • 临朔宫

    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城西南。《隋书·炀帝纪》: 大业七年 (611),“至涿郡之临朔宫”。即此。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市区西南。《资治通鉴》:大业七年(611年)四月,东征高丽,炀帝“车驾至涿郡之临

  • 复 (復) 兴集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复兴乡。民国《全椒县志》 卷1: 复兴集街 “距城六十里,街长一里俱市肆”。

  • 邵欢县

    ①亦作昭欢县。东晋置,属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南齐以后废。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以侨流置,属南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