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感劳山

感劳山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元丰九域志》 卷9: 感恩县有感劳山。《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 感劳山 “在感恩县北一十里。宋时大军平黎,至此秋毫无犯,土人感其德而劳之,故名”。


猜你喜欢

  • 西陵峡

    ①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东起宜昌市西北南津关,西至秭归县香溪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

  • 延川县

    隋改文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元和志》卷3延川县:“取吐延川为名。”大业初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

  • 利城县

    ①东汉改利成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四十里古城村。建安三年(198)为利城郡治。西晋复改利成县。②亦作利成县。东晋元帝初侨置,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境。永和中寄治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

  • 十八溪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点苍山十九峰之间。源自山椒悬瀑流注,峰夹一溪,谓之锦浪十八川。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雷霆砰轰,烟霞晻霭,功利布散,皆可灌溉”。《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 巫咸城

    在今山西夏县南。《方舆纪要》卷41夏县:巫咸城在“县南五里。相传殷巫咸隐此,亦曰巫咸顶,一名瑶台顶。下有谷,亦曰巫咸谷”。在今山西省夏县南。相传殷巫咸隐于此。

  • 晋王城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清溪镇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晋王城 “在含山县。苻坚侵晋,以姚苌为先锋,筑城于此以御之。又有姚苌城”。苻坚军不至此,不可信。当为晋筑。为龙亢城治所。《方舆纪要》

  • 右厢朝顺监军司

    简称右厢监军司。西夏置,治所在克夷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口)。元废。西夏置,治克夷门(今宁夏银川市北贺兰山口)。元废。

  • 祓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汉书· 地理志》 注: 颜师古曰“音废”。东汉废。元于钦 《齐乘》 卷4: “祓城,音废。……俗曰肥城,废音之转也。” 《清一统志·莱州府一》: 废祓

  • 白?山

    亦名白碛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房县:白��山“在县西北。宋建炎中,王彦败贼桑仲于白��山。即此”。

  • 牡丹社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石门村)东北十六里牡丹村。原为高山族排湾人村社。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人民在此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牡丹乡东北牡丹村。清同治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