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利县

慈利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零陵县置,属崇州。治所即今湖南慈利县。明隆庆 《岳州府志》 卷7: 慈利县 “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因名。大业初属澧阳郡。唐属澧州。元元贞元年(1295) 升为慈利州,治所在今慈利县北。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慈利县,迁今治。隆庆中迁治今县北,万历三年 (1575) 移今慈利县。民国初属湖南武陵道。1916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中游。属张家界市。面积3481平方千米。人口67.6万。辖13镇、18乡(含7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零阳镇。西汉置零阳县(一说秦置慈姑县,西汉初析慈姑县置零阳县),属武陵郡。南朝齐后省。隋开皇中复置零阳县。明隆庆《岳州府志》: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慈利县,县名取“土俗淳慈,得物产利”之意。治今零阳镇,初属澧州,后属澧阳郡。唐属澧州或澧阳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慈利州,属澧州路。明初降州为县,属岳州府。曾迁治十三都(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小河坎),洪武九年(1376年)迁回今零阳镇。隆庆二年(1568年)又移治今官塌坪,万历三年(1575年)迁回。清属澧州直隶州,治所一度迁今永安渡。1914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大庸市(1994年改张家界市)。地处湘西山地东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澧水、㺄水流经境内。沿岸有河谷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棉花、玉米、甘薯、油菜籽等。林产有松、杉、油桐、油茶、乌柏、柑橘和茶树。所产甑山银毫茶、江垭金香柚有名,中药材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矿产有大理石、硫黄、煤、镍、钼、铁等。工业有农业机械、水泥、化工、电力、采矿、食品等。焦柳铁路斜贯县境并设站。公路有常永、慈澧等干线。澧水通航。古迹有唐建兴国寺梅花殿。


猜你喜欢

  • 下讙亭

    在今山东肥城市南夏辉。《春秋》:桓公三年(前709),“齐侯送姜氏于讙”。杜注:“讙,鲁地。济北蛇丘县西有下讙亭。”《水经·汶水注》:“蛇水又西南径夏晖城南,经书齐侯于下讙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

  • 牛塘坝关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清一统志·石阡府》:牛塘坝关“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治今河坝场)境”。

  • 方陀县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 阿坑关

    在今贵州独山县北。《方舆纪要》卷121独山州:阿坑关在“州北三十里”。

  • 九公山

    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隋书·地理志》:开化县有九公山。《寰宇记》卷129六安县:“九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九石柱,似人形,人号为九公山。”

  • 水帘石堡

    即今陕西彬县西北水帘乡。《清一统志·邠州》:水帘石堡“在州西十里明岨山上。南北朝时,土人凿以避兵,依山直上数丈,入石洞中,有石乳丈余,透出山顶”。

  • 婼羌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南。

  • 雉河

    即今安徽涡阳县北武家河。上承河南商丘县之沙河,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东南境,至涡阳县城北入涡河。《清一统志·颍州府》: 雉河“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与蒙城接界,东流入涡水”。

  • 上庸县

    ①春秋楚置,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史记·张仪列传》:“(楚)靳向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即此。秦属汉中郡。东汉建安末为上庸郡治。南朝梁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

  • 滁水

    即今安徽、江苏境内之滁河。长江下游支流。源出肥东县中部,东流经全椒、滁州等县市,至江苏六合县入长江。《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滁水,“《元和郡县志》 云: 在全椒县南六十里。其源出庐州梁县,东流经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