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城

拜城

即今新疆拜城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6: 拜 “地饶水草,城距山岗,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东西二门”。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拜,“回语,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牲畜,故名”。清光绪八年 (1882) 置拜城县于此。


猜你喜欢

  • 黄楼

    在今江苏徐州市旧城东门。北宋郡守苏轼建。弟苏辙作赋。《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黄楼“垩以黄土,故名”。集镇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属川沙镇。人口1100。原黄楼镇人民政府驻地。清初名华家楼,乾隆时

  • 迷梯克藏布江

    即米的克藏布河。今西藏嘉黎县西南麦地藏布。源出迷梯克海,屈曲西南流入林周县境称热振项布,为拉萨河上游。

  • 武涝泊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十五里南、北武涝村。《方舆纪要》 卷40文水县: “武涝泊在县南二十里。唐天授二年赐名朱雀泊。” 明末已涸。

  • 具山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巨山。《左传·桓公六年》: 申繻曰,“先君献、武废二山”。杜注: “二山,具、敖也。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 《国语· 晋语》: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

  • 邹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八年(625)废。唐武德元年(618年),治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八年废。

  • 沈阳县

    1914年改承德县置, 为奉天辽沈道治。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1929年改为沈阳市。

  • 梵衍那国

    即帆延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

  • 三洲墟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三洲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三洲墟。明万历中迁太平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1731)改为三洲巡司。

  • 思邛县

    唐开元四年 (716) 置,属思州。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五代时废。古县名。唐开元四年(716年)置,治今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思州。五代时废。

  • 佛峪口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张家营镇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东螺山”条下:“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