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岭
又名挂车山。在今安徽桐城县西南四十里。古为江淮要道。据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黄武七年 (228),魏将曹休率兵十万至皖城,吴将陆逊为元帅击休。朱桓献计曰: “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
古山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西。山道险阨,古代为江淮往来要路。北宋于此置挂车镇。
又名挂车山。在今安徽桐城县西南四十里。古为江淮要道。据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黄武七年 (228),魏将曹休率兵十万至皖城,吴将陆逊为元帅击休。朱桓献计曰: “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
古山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西。山道险阨,古代为江淮往来要路。北宋于此置挂车镇。
即今江西广昌县北三十里甘竹镇。明正统《建昌府志》卷9广昌县:“䇞竹塘市在麟角里。”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3:广昌县北有甘竹市。
①一作横岩子铺。即今湖北建始县东南三十六里红岩寺镇。清同治《建始县志》卷2《场市》:南乡有“红岩子”。②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民国《万源县志》卷1:红岩子在“东百八十里。又名乌举梁。境内数处同名,此为最
即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西面中门直城门。王莽时因门正当东西驰道通过,故改门曰直道门。
①西夏改甘州置,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元初改为甘肃路。②亦作宣化州。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旷县 (今越南河宣省北光州地区)。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
明永乐五年(1407)属新安府。治所在长津县(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嘉禄)。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属沙县。在今福建沙县西北。明洪武八年(1375)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北。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置,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置巡检司。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北三十里。《元和志》卷30绥阳县: 绥阳山 “在县北二十九里。县以为名”。
即今青海境内通天河。《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毕力术江“在卫西。宣德九年,罕东别部扎儿加邀劫使者,命刘广等讨之。广使指挥祁贤先以百骑往觇敌,行月余,渡毕力术江,扎儿加惧,诣贤自归,诏宥之。《志》云:江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新地镇长盈村城山。《方舆纪要》 卷108苍梧县: 废歌罗城,“ 《志》云: 在府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中,李贤所筑以屯兵处。久废”。今遗址尚存。
在今贵州沿河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 碑摸崖 “在府城北沿河司 (治今沿河县) 东十五里。高可数十丈,上有仙书红字。又有山崖数处,皆有古篆书。明嘉靖间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