挦思干城
即寻思干。今乌孜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刘郁 《西使记》: “挦思干城大而民繁。”
即寻思干。今乌孜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刘郁 《西使记》: “挦思干城大而民繁。”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明史·地理志》 大余县: “西有郁林镇巡检司,治晶都村,后迁浮江隘,又迁黄泥港”。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后废。
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孝文山“相传元魏孝文帝尝避暑于此”。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固江镇。《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固江镇巡司 “在庐陵县西南。明初置敖城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在江西省吉安县中部、泸水河畔。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固
①即今浙江龙泉市西南与福建浦城县交界处之天山斗。《明史·章溢传》:“退隐匡山”,即此。《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匡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匡水出焉……宋濂云:其山四旁奋起而中窊下,状如箕筐,因号匡山”。
即今宁夏海原县东南九彩乡。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间,是伊斯兰教尕德忍耶门宦七辈教主杨保元及九辈教主杨枝等墓地。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清储镇 “在太平县 (今汾城镇) 南十里。有堡。长五百三十步,高 一丈三尺,为二门,各甃以石。中有义仓。明梁纲纪云,汾阳山旁多溪壑,藏奸盗,万历己丑,知县
指今四川天全县南天全河 (古名和川水) 一带之民族。一说指今四川大渡河以南民族。《尚书·禹贡》: “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水经·桓水注》: “郑玄曰,和上(川),夷所居之地。” 《禹贡锥指》: 和
清光绪七年 (1881) 唐胥铁路通车后,十二年 (1886) 延伸至芦台,次年修至天津。光绪十六年 (1890) 自唐山展至古冶,二十年 (1894) 修至山海关。这条自天津经唐山至山海关的铁路,因
清置,属宝丰县。即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二十四里曹镇乡。
即今陕西平利县东南之冲河。《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界溪河 “在平利县东南二十里。一名冲河。自湖北郧阳府竹溪县流入,北流至洵阳县界入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