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侯国
亦作夜侯国。东汉改掖县为侯国,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后复为县。
(掖yè) 掖,又作夜。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改掖县为掖侯国,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后国除仍为掖县。
亦作夜侯国。东汉改掖县为侯国,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后复为县。
(掖yè) 掖,又作夜。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改掖县为掖侯国,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后国除仍为掖县。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六十里。上有禹庙。下有龙潭。《元史·睿宗传》: “拖雷既渡汉,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据隘待之。……及金人战于禹山。” 即此。②在今河南禹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47禹州
元泰定四年(1327)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泰国难府北部。明初作木按府,洪武十五年(1382)后废。
1949年改阿拉善额鲁特旗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1952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区。1954年划归甘肃省。1955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县, 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又作八洒。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清乾隆时设坝洒汛。壮语“坝”为口子或河谷,“洒”为簸箕形,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东。西清 《黑龙江外纪》卷2: 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所设台站中有 “集尔玛大”。
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古为卞邑。春秋时鲁庄子食邑于此。《春秋》:僖公十七年(前643),“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即此。桥跨泗水上,称为卞桥。镇以桥名。在山东省平邑县东部。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4
在今山东东阿县城南四十里鱼山西麓。曹植 (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为 “建安七子” 之一。三国魏太和三年 (229) 封东阿王,六年又徙封陈王。曹丕素忌其才,屡加迫害。曹植郁郁
在今河北高邑县西。《方舆纪要》卷14高邑县:长冈在“县西二十五里。冈峦耸秀,环抱村疃间,周十余里,中有兔儿坡,甚宽广”。村名。在江西省兴国县城东部。属长冈乡。人口140。因村处较长冈地上得名。为县甘蔗
唐贞观十年(636)以处党项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后废。唐武德中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属陇右道。后地入吐蕃,州废。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青塘镇。《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南韶连镇设守备一员驻青峒。在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青塘。清时设兵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