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
又称报恩山、观音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寰宇记》卷91苏州吴县:支硎“晋高士支道林遁迹,游憩其上,故有此名”。明洪武《苏州府志》卷2:“平石为硎, 山有平石,故因支遁以支硎为号。”山中有放鹤亭、白马涧等遗迹。
又称报恩山、观音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寰宇记》卷91苏州吴县:支硎“晋高士支道林遁迹,游憩其上,故有此名”。明洪武《苏州府志》卷2:“平石为硎, 山有平石,故因支遁以支硎为号。”山中有放鹤亭、白马涧等遗迹。
北齐置,即今湖北新洲县治。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洪雅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丹棱县:“取多棱川之名。”大业三年(607)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619)属眉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眉
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方舆纪要》卷74越巂卫军民指挥使司:奴诺城“在卫北十七里。《寰宇记》:诸葛武侯征蛮所筑憩军之所。以奴诺川为名”。
北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北。《清一统志·夔州府》: 咸平寺 “在奉节县西北,宋咸平中建,魏了翁有记”。北宋咸平年间建,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西北隅。因年号得名。魏了翁有《咸平寺记》。
①即今河北永定河。元、明时称浑河。《元史·河渠志》: “浑河,本卢沟水。” 《明史·河渠志五》: 桑干河 “曰卢沟河,亦曰浑河”。②即小辽水。古称辽水。今辽宁省东部辽河支流浑河。满语称瑚努呼河。《辽史
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第三章:青海湖,“蒙(古)语曰库库诺尔,库库即青,诺尔即海之意”。“青海湖”的蒙古语称。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六年 (623) 属南石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石龙县。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南石州。贞
在今福建晋江市南罗山乡苏内村北。草庵依崖而筑,原为草构,元代时改为石筑仿木建筑结构。庵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庵内崖壁上圆拱形佛龛,内雕摩尼光佛一躯,像高1.5米,宽0.8米。其背光雕出光焰四射的纹样,
即今山西安泽县治。1949年安泽县迁治于此。(1)在山西省安泽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府城,人口 3020。自唐代起历为县治。1949年属安泽县一区,1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蒲原郡。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一说在今四川名山县东晏家坝。隋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入临邛县。②唐景云二年 (711) 改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