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江
今四川邛崃市东境之斜江河。《元和志》 卷31安仁县: 斜江水 “经县南五里”。《寰宇记》 卷75安仁县: 斜江水 “在县南五里。大邑县鹤鸣山来,斜流过县,又东流蜀州新津县”。《方舆纪要》 卷71邛州: 斜江在 “县东七十里。源出大邑县鹤鸣山东,斜曲,流经废安仁县,又东南流至州东,亦入于邛水”。
今四川邛崃市东境之斜江河。《元和志》 卷31安仁县: 斜江水 “经县南五里”。《寰宇记》 卷75安仁县: 斜江水 “在县南五里。大邑县鹤鸣山来,斜流过县,又东流蜀州新津县”。《方舆纪要》 卷71邛州: 斜江在 “县东七十里。源出大邑县鹤鸣山东,斜曲,流经废安仁县,又东南流至州东,亦入于邛水”。
即吉多铺。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旧为永绥厅治。
在今贵州清镇市北。《清一统志·安顺府》: 耸翠峰,“ 《 (贵州) 通志》: 相传明建文帝行遁时,曾寄宿于此”。
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北宋向子湮有 《减字木兰花 ·登望韶亭》 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东。北宋向子諲有《减字木兰花·登望韶亭》词。
在今河北遵化市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灵灵山“高九百余仞,上有灵灵寺,因名”。丘壑盘郁,岩洞出胜, 为县境群山之冠。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八万亮寨长官司。永乐元年 (1403) 复改亮寨长官司,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以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南。属思州安抚
亦作邛崃山。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公岭。《汉书·地理志》 严道县:“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元和志》卷32荣经县:邛来山“在县西五十里。本名邛笮山,故笮人之界也。山岩峭峻, 出竹高节
指辽时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的五个部落。《辽史·营卫志下》:“五国部: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 以镇东北境,属黄
清同治间筑城,即今甘肃西峰市。光绪《甘肃新通志》卷9:西峰镇“城周三里许,外环市廛,民居稠密,为繁盛首区”。
①西晋改昭武县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唐 《初学记》 卷8: “ 《十三州志》 曰: 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县以亭名。《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6北凉录: 北凉沮渠蒙逊玄始九年 (
又名大山砦。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七山下栖山镇。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沛县城被冲没,曾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