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玉门关 (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中经高昌 (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西达龟兹 (今新疆库车),合于中道,西出葱岭,达中亚各地。
为三国时期中原与西域联系的交通要道。东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中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西达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合于中道,西出葱岭(今天山)一带。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玉门关 (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中经高昌 (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西达龟兹 (今新疆库车),合于中道,西出葱岭,达中亚各地。
为三国时期中原与西域联系的交通要道。东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中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西达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合于中道,西出葱岭(今天山)一带。
亦作洪家集。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洪集镇。清乾隆 《六安州志》 卷3: 洪家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
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明史·地理志》新会县:“又南有沙村巡检司,本治大神冈,后迁仙洞村。”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二十五里曹均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九江府湖口县: 东南有曹均桥。
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禹门。《清一统志·同州府》: 神禹庙 “在韩城县东北六十里禹门。元至元元年,因旧地重建”。另有大禹庙在今韩城市东北六里周原村,又称大夏禹王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301),明万历七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清一统志·澧州二》:汇口镇“在州东五十里,接安乡县界”。为九澧汇入洞庭湖之口,故名。1960年由澧县划归安乡县。在安徽省宿松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
在今广东广州市。清阮元 《广东通志》 卷216“番禺故城” 引唐马总 《通历》: “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 清代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旁建 “古之楚亭” 牌坊,以资纪念。
即今贵州兴义市东北六十里顶效镇。清有把总驻防。
明宣德六年(1431)置,属龙门卫。治所即今河北赤城县东龙门所。清废。明宣德六年(1431年)置,治今河北省赤城县中龙门所镇。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入龙门卫。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龙浔山在“县治东北。山势峭拔数千仞,蜿蜒如龙,县主山也。宋绍兴初,令吴崇年凿山筑寨以御寇”。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北养龙站。属贵州宣慰使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