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县部分地。十一年 (591) 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澧阳县 (今湖南澧县东南)。寻改为澧州。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治所在杏林堡(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清初废。顺治初,济尔哈朗等与明兵激战于此。康熙间设佐领,乾隆时设巡司。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治今辽宁省绥中县。属广宁前屯卫。明末废。
南齐置,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梁改为东随郡。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属司州,辖境约在今湖北省随州、广水二市相邻地区。梁改置东随郡。
从山东淄川东北金岭镇 (今淄博市东)北至铁山。长7.1公里。为胶济铁路支线。1918年动工修建,次年工竣。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以绰部置,属云中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又作绰部州。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绰部置,属云中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
一作洛都水。即今青海东部湟水。《元和志》卷39湟水县: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 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明嘉靖时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明嘉靖时于此置巡检司。
①宋置。在今江苏镇江市内。沈括有《望海楼》 诗,米芾有 《中秋登望海楼》 诗。《清一统志 ·镇江府》: 望海楼 “在府治后,宋蔡襄题曰望海。后改为连沧观,米芾有诗”。②在今浙江杭州市旧城南凤凰山上。唐
在今吉林靖宇县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那尔轰山,(吉林)城南四百里,高十余丈。”“那尔轰”,满语意为“细”。
元置,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苦怜八十(里)奴迷。”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