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道宣慰司
元至正二年 (1342) 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四年 (1371) 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1405) 改为施南长官司。
元至正二年(1342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十七年,明玉珍改为施南宣抚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改为宣慰司。属施州卫。永乐三年(1405年)改为施南长官司。
元至正二年 (1342) 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四年 (1371) 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1405) 改为施南长官司。
元至正二年(1342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十七年,明玉珍改为施南宣抚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改为宣慰司。属施州卫。永乐三年(1405年)改为施南长官司。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东汉废。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东汉改为茌平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属东郡。东汉改名为茌平县。
一名乌哈尔里。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即今新疆霍城县。光绪十四年 (1888) 于此置绥定县,为伊犁将军治所。1965年改名水定县。1966年撤销水定县,徙霍城县于此。伊犁九城
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扎松阿山“在(吉林)城东北三百里,高十四里,周五十五里”。阿勒楚喀河、费克图河源皆出于此。
明右江十寨之一。在今广西忻城县西南思吉村。明 《万历武功录· 广西·十寨诸僮列传》:“思吉、周安、落洪、古卯、罗墨、古钵、古凭、都者及龙哈、咘咳,右江皆号为十寨。”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南思吉,明时
又名长沙港。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宋史·文天祥传》:元至元十五年(1278) 三月,天祥“进屯丽江铺”。《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图经》:县南百里有丽江,合龙津、蛟溪诸水,东流入海,名丽江浦,即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与陕西镇坪县接界。清同治《郧阳府志》卷1竹溪县:竹叶关在“西南百五十五里”。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顷襄王十八年 (前281),楚人说王曰: “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郦zhí) 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史记·楚世家
南朝梁承圣末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横江源头处。《元和志》 卷34: 翁源县“因县界翁水之源为名”。隋属南海郡。唐武德五年(622) 属洭州,贞观元年 (627) 改属韶州。北宋淳化中迁翁
又名鼓山。在今河北武安市南三十里。海拔846米。《魏书·地形志》: 临漳县 “有鼓山”。《元和志》 卷15滏阳县: 鼓山 “一名滏山,在县 (按:今磁县) 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奋涌,若滏水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