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旌德县

旌德县

唐宝应二年 (763) 置,属宣州。治所即今安徽旌德县 (旌阳镇)。《寰宇记》 卷103旌德县:“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 南宋属宁国府。元属宁国路。明属宁国府。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南部、徽河上游。属宣城市。面积905平方千米。人口15.2万。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旌阳镇。唐初为太平县地。永泰元年(765年)分太平九乡置旌德县,治麻城镇(即今旌阳镇),属宣州。南宋属宁国府。元属宁国路。明、清属宁国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6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并入绩溪县。1961年复置,属徽州专区。1971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属宣城地区,2000年属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地中部。黄山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山势渐低。中北部低山谷地相间,构成旌阳、庙首、三溪等小盆地。徽河源出徽岭北坡,接纳白沙河、玉溪等大小溪流,汇成县境主要河流。自然植被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58.9%,有松、杉、竹林和栓皮栎。农产以稻、油茶为主。盛产苎麻,为全省重点产麻区之一。产茶叶和蚕茧。矿产有萤石、瓷土、石灰石、辉钼矿等。有麻纺、台钻、玻璃纤维、制药、造纸、服装等厂。三溪竹编、棕榈扇为传统工艺品。南雄公路纵贯县境,蔡谭公路斜穿县境西南部,还有旌宁等公路纵横交会。名胜古迹有元代农学家王桢任县尹时的衙署遗迹,两宋及明代先后建造的徽水三座石桥,清建大成殿、表灵塔等。


猜你喜欢

  • 泑泽

    又名蒲昌海。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 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即“蒲昌海”。《水经注·河水》:“

  •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接界处。“珠穆朗玛” 为藏语 “女神第三” (珠穆朗桑玛) 的音译。1721年版康熙 《皇舆全览图》 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

  • 蚂蜒河

    亦名烧锅甸子。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 (延寿镇)。因濒蚂蜒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25: 宾州厅 “分防巡检署在玛蜒河,亦曰烧锅甸子。光绪六年建”。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长寿县。

  • 良光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良光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良光在“州南四十里”。

  • 舜江

    即姚江。在今浙江余姚市境。《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 姚江 “在县治南,阔四十丈……一名舜江”。明末余姚人朱之瑜号舜水先生,即以此名。

  • 酸枣津

    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

  • 高颈山

    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天平山支阜高景山。《越绝书 · 吴地传》 云: “阊门外高颈山东垣石人,古者名石公。”古山名。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天平山支脉高景山。《越绝书·吴地传》:“阊门外高颈山东桓石人,古者名石公

  • 西曲城县

    北魏皇兴中改曲城县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招远市西西曲成。北齐废。

  • 青泥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七年 (212),“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即此。《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青泥池 “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 亦曰�8

  • 油溪场

    即今四川江津市西南长江北岸油溪镇。清光绪 《江津县志》 卷2: 油溪场 “距城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