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无锡县

无锡县

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史记·东越列传》:元封元年(前110),武帝封东越降将多军为“无锡侯”。即此。东汉改属吴郡。三国吴省。唐陆羽《游慧山寺记》云:“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此乃附会之辞,不足信。实则无锡乃古越语地名。“无”乃古越语发语词,无实义。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属毗陵郡,后属晋陵郡。唐属常州。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无锡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属常州府。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


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无锡市。属会稽郡。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属毗陵郡。唐、宋属常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属常州府。1995年撤销,改设锡山市,并迁治东亭镇。


猜你喜欢

  • 洹山

    即临沅山。在今广东曲江县北。《水经·清水注》: “林水出县东北洹山。王韶之 《始兴记》 曰:林水源里有石室。”

  • 渠猪山

    又名渠潴山、猪山。在今山西永济市南。《山海经·中山经》: “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 即此。

  • 火烧岭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北与河北阳原县交界处。《清一统志·大同府》:火烧岭“在广灵县西北五十里。赤崖烂然,与桦山皆称险峻”。

  • 刘营集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北十八里刘营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刘营。

  • 北津港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北津港。《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漠阳江”条内:北津港,“《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阳, 阳春、阳江, 众水皆此达海。每潮起汹涌而入,遇风则其声砰击如雷,舟楫往来,重防阴碛。益东南大海港

  • 些乐城

    即茫施。南诏置,属永昌节度使。在今云南潞西县治 (芒市)。唐樊绰 《蛮书》 卷 6:“越礼城……南至些乐城。” 《旧唐书· 骠国传》:“北通南诏些乐城界。” 《新唐书· 地理志》 作乐城。南诏置,在今

  • 朐䏰县

    西晋改朐忍县置, 属巴东郡。 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寰宇记》 卷147云安军: “ 《十三州志》: 朐䏰, 地下湿, 多朐䏰虫, 故以为名。” 北周改为云安县。古县

  • 宛县

    秦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西晋为南阳国治。南朝宋为南阳郡治。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古县名。秦昭襄王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

  • 虔州

    隋开皇九年 (589) 以南康郡改置,治所在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元和志》 卷28: “取虔化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 (622) 复为虔州,贞观中州治徙今赣州

  • 猛陵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五十里人和镇孟陵。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藤州。贞观八年 (634) 改为孟陵县,属梧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并入苍梧县。古县名。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