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僖王陵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正觉山麓。《明一统志》 卷67: “蜀僖王墓,在华阳县正觉山。” 嘉庆 《四川通志》 卷44华阳县: 蜀僖王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正觉山”。僖王为第三代蜀王朱友壎,墓由砖券拱砌成,全长28米,高6.59米,宽8.96米,有大门、前庭、二门、正庭、正殿、中庭和后殿,为琉璃瓦石刻建筑,刻绘多类朱彩图案纹饰。坐椅、香炉、棺台的雕刻极为精美。出土的圹志记载僖王事迹。 《明史》 “壎” 作 “”。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正觉山麓。《明一统志》 卷67: “蜀僖王墓,在华阳县正觉山。” 嘉庆 《四川通志》 卷44华阳县: 蜀僖王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正觉山”。僖王为第三代蜀王朱友壎,墓由砖券拱砌成,全长28米,高6.59米,宽8.96米,有大门、前庭、二门、正庭、正殿、中庭和后殿,为琉璃瓦石刻建筑,刻绘多类朱彩图案纹饰。坐椅、香炉、棺台的雕刻极为精美。出土的圹志记载僖王事迹。 《明史》 “壎” 作 “”。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北。《清一统志·池州府》: 祝家矶“在东流县北五里。为县治下流第三关,横江激湍,舟过甚险。昔有祝姓者,施缆于此,以济舟,故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北长江中。横江激湍,舟
1913年改寻甸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1927年改置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降寻甸州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镇。1957
隋大业元年(605)建于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正南洛水上。《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名。《元和志》卷5:“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
北宋元丰六年(1083)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明置收溪寨巡司。《方舆纪要》卷82靖州通道县:收溪寨,“《志》云,州至广西融县,古无通途。宋知诚州周仕隆,始遣人由收溪小径趣广西,观山川
明永乐初改宋兀喇城置,即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光绪 《靖边县志》 卷1: “旧治靖边营城,古夏州兀喇城……明景泰四年巡抚陆短改筑新城,俗呼新城堡。”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冲蒌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宁县(今台山市)东南有冲蒌墟。
指甬江流经旧镇海县境段河道,在今浙江宁波市北仑区与镇海区界上。《元丰九域志》卷5:明州定海县有“大浃江”。《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大浃江“在鄞县东一里”。其名后为甬江取代。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贝丘县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博州。北宋初属大名府。元丰中河决,徙治明灵砦 (今高唐县西南清平)。元属德州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置本噶土百户。
即今辽宁昌图县北鹭树镇。 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 鹭树 “在府城东北六十里”。 民国 《昌图县志》 卷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