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忌置山南, 山东即隐口浦矣”。
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 舜 “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即今安徽和县西南戚镇乡。明万历 《和州志》 卷1: 戚家桥在 “州西十二里”。
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西部析置,治所在四都(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以在长汀县(旧为汀州府治)之西而得名。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5月由长汀县西部析置,
郑成功治台时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新化里“离府治一十二里” (高拱乾 《台湾府志》 作 “离府治四十里”)。
北魏世祖置,为东雍州治。治所即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闻喜、曲沃等县地。 神䴥元年 (428) 改为征平郡。北魏世祖置,治今山西省新绛县。属东雍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新绛、侯马、
①金改北宋匼河镇置,属河东县。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②清置,属新乡县。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四里合河乡。
①秦始皇三十七年 (前210) 改金陵邑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江宁县南五十里秣陵镇。《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载,张纮谓孙权曰: “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
南齐析龙川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即今广东河源市。《元和志》 卷34河源县: “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隋属龙川郡。唐属循州。五代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属惠州府。崇祯六年 (1
一名金牛湖。即今浙江杭州市之西湖。一说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郊定山以南。早已湮没。《水经·渐江水注》 引 《钱唐记》 云: “县南江侧有明圣湖。” 唐 《初学记》 引刘道真 《钱唐记》: “明圣湖在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