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洞
①在今河北承德市东、承德县北仓子乡附近山上。《清一统志· 承德府》: 朝阳洞 “在府东南三十七里。石窦嵌空,横贯山腹,深二十余丈,广二丈余。其东高盈丈,西半之。晓日初生,光射石罅,隔山可见朝阳,义盖取此。洞内外小佛祠各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千步沙南。清许琰 《普陀纪胜》: “南阳洞在几宝岭之尽处,复洞转折,面临东洋,海涛时吼其下,观旭者多登焉。”
③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爽垲可供游赏,下有龙泉。明曹学佺 《名胜志》: 朝阳洞中 “悬岩滴乳千态万状,间有青绿缀于石上”。
①在今河北承德市东、承德县北仓子乡附近山上。《清一统志· 承德府》: 朝阳洞 “在府东南三十七里。石窦嵌空,横贯山腹,深二十余丈,广二丈余。其东高盈丈,西半之。晓日初生,光射石罅,隔山可见朝阳,义盖取此。洞内外小佛祠各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千步沙南。清许琰 《普陀纪胜》: “南阳洞在几宝岭之尽处,复洞转折,面临东洋,海涛时吼其下,观旭者多登焉。”
③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爽垲可供游赏,下有龙泉。明曹学佺 《名胜志》: 朝阳洞中 “悬岩滴乳千态万状,间有青绿缀于石上”。
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大穆埕。清时有把总驻此。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咸安县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北宋熙宁三年 (1070) 废入营山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咸安县置,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属蓬山郡
在今广西浦北县北。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明初于此置永平巡检司。
或作容川郡。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属容州。治所在垫江县 (今四川垫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垫江县地。隋开皇初废。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治垫江县(今属重庆)。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垫江县一带。隋开
即今山西临县西北兔坂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三交镇” 条下: 兔儿坂镇 “在 (临)县西八十里”。
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注:“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水经·济水注》:“平阴
在今山西汾西县东。《方舆纪要》 卷41汾西县: “县东十五里有轰轰涧,涧东南有潭,深不可测,涧中又有穴,龙嘘气出入,其声如雷,因名。”
在今印度曼尼普尔一带,或以为今阿萨姆北部以西以至于恒河流域。《新唐书·地理志》:安南通天竺道,“弥诺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唐樊绰《蛮书》卷10:“大秦婆罗门国在永昌西北,正东与诺诺江安西城楼接界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邹坞镇。明初设巡司于此。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东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邹坞,人口 8500。宋代邹、邬二姓建村,故名邹邬,后演变为今名。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兖
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南浔洄。《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浔洄山在 “县西五十里,突起海中,接潮阳县界”。又 《清一统志· 潮州府》: 浔洄山“在潮阳县北十里揭阳水中,一名巡梅山。有林二翁穴,在山后薮泽中